1、心理健康教育證書,是中學校班主任資格考試證書的一種。于2017年7月,教育部規定新增的一門學科。
2、教育部班主任工作司《關于中學校班主任資格考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等學科的通告》中規定:
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各試點省市的中學校班主任資格考試中心理 資格證書,新增:
(1)中學、高中、中職,文化課類型增設“心理健康教育”;
(2)學校類型,筆試增設“心理健康教育”。
(3)新增學科的筆試,暫由各試點省(區、市)和部屬師范學院自行命題和組織,待條件成熟后再由全省統一命題。
擴充資料:
《心理健康教育C證教程(中學校班主任輪訓課程)》內容簡介:
《中學校心理班主任輪訓課程》系列從提高中學校心理班主任以致全體教育工作者的綜合素養出發,有別于補救性的心理咨詢治愈,以發展性、預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基點,展開內容的組織、課程的設計、理論的剖析、案例的展現等等。詳細可歸納為以下三個特征:
1、系統性。
叢刊緊扣著“教師”這一核心,從理論提高、心理調適、教學實戰、科研實踐等四個層面予以詳細的指引,構成了一個有促使中學校心理班主任以致全體班主任成長的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有機整體。
2、針對性。
(1)“教師心理美容”針對班主任自身的心理調適問題,充分考慮了“教師”這一角色作為獨立個體的教書德育還要;
(2)而“學生團體心理訓練”則針對中小師生作為群體一員的社會基本屬性,指導班主任對師生進行發展性團體心理訓練和糾正誤差行為的團體心理訓練;
(3)針對心理健康教學資源缺少,彌補師生發展性心理的實訓教學空白心理 資格證書,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應用,“心理健康主題教學”提供了自信心、注意力、意志等多種發展性心理質量的課程方案。
3、靈活性。
如,A證、B證、c證輪訓教程,依據心理班主任五級輪訓、分級上崗的詳細還要,對相關的理論知識內容給予層次性的界定,幫助不同事力的心理班主任順利舉辦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資料:教育部_教育部對12屆全省人大五次大會第2737號建議的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