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省高考狀元全部來自曲靖一中,文科狀元為穆長城,總成績713分;理科狀元為沈伯涵,總成績713分。
2016遼寧高考理科狀元:任崇旭以716分(原始分)榮獲理科狀元!恭喜!恭喜!
2. 誰是科學科目的最高分獲得者?
2009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狀元 2009年全省理科狀元為杭州外國語學校的唐玉潔 2009年江西省高考理科狀元為龔淑恒 長沙市高考理科狀元為張健
每個省、市、縣中總成績最高的人,可以說是狀元。
唐玉杰龔樹恒張建
3. 云南省高考狀元
文科冠軍:姓名:趙楚然 總成績:676 學校: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理科冠軍:姓名:李欣 總成績:729 學校: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理科狀元:姓名:李欣 總成績:729 學校: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2009年云南省高考文理科狀元名單揭曉,云師附中兩名學生榮獲文理科狀元,其中,李欣以729分(含競賽加分20分)的成績榮獲云南省理科狀元稱號,趙楚然以676分(含省優秀學生加分20分)的成績榮獲云南省文理科狀元稱號(含加分)!
4.高考文理科狀元的成績分別是多少?
歷年高考文理科狀元成績一般在660至700分之間,部分理科考生成績可達700分以上。如2017年遼寧省文科狀元總成績為653分,理科狀元總成績為714分。吉林省文科狀元總成績為679分,理科狀元總成績為712分。
今天我們了解到,2007年高考湖南省理科狀元戴天驕,是湖南大學會計學院博士生導師謝詩芬教授和碩士生導師戴自力副教授的女兒。湖南師范大學附中0402班學生戴天驕,是今年高考湖南省理科狀元!他的高考成績是707分,其中語文126分、數學144分、外語137分、理科綜合280分,總成績687分,榮獲全國數學聯賽一等獎20分,總成績707分!統計顯示,湖南省理科考生705分以上成績僅1人! 據悉,目前北大、清華都在爭奪戴天驕,兩所大學開出的條件十分誘人,包括免學費、高額獎學金等優惠措施。在兩所國內最好的大學面前,戴天驕也猶豫不決,不知道選擇哪所學校。據今日《瀟湘晨報》報道,湖南清華大學招生老師已在家門口忙碌了一個多月。為了招攬戴天驕,除了當面面試,一個月來累計打電話次數已超過10個小時。晨報還提到,戴天驕在學校被同學稱為“戴超人”,在附中期間英語作文網,成績基本是全校第一,把第二名甩得遠遠的。“即使拿到了第二名,她也不哭不鬧,心理素質很好?!?謝詩芬說:“有一次,戴天驕說自己考試時忘記填答題卡,錯答了35分的選擇題,但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吸取教訓,確保以后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戴天驕的媽媽謝詩芬是湖南大學的博士生導師,作為老師,她給了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談及如何教育孩子,她認為,首先要給孩子足夠的引導和關愛,其次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讓孩子自由發揮。
5、史上最強高考狀元是誰?
史上最強高考狀元是誰? 發布時間:11-06-24 12:30:32 文章來源:仙林七七八八 瀏覽量:462 【字體:大中小】 1、張振峰(1998年全國高考狀元) 語文:150分 英語:150分 數學:148分 理科綜合:300分 總成績:748分 2、王端鵬(2004年山東省高考狀元) 語文:138分 英語:142分 數學:149分 理科綜合:300分 加分:20分 總成績:749分 2004年,煙臺二中學生王端鵬以729分的高分成為山東省高考理科狀元,那一年,他的理科綜合考試考了整整300分; 數學149分,僅缺1分;語文138分、英語142分,兩項成績均位居學校第一。 3、馮育寧(2005年陜西省高考狀元) 語文:141分 數學:150分 英語:141分 綜理:297分 總分:729分 2004年只報考北大未果。馮育寧是長武縣亭口鄉人云南高考狀元,曾在馮家村小學、亭口鄉陸家中心小學、陸家中學就讀,2001年以530分的成績考入西安市。4年后,誰能想到他成為我省民辦中學第一位高考狀元。校長楊鳳玉說,馮育寧家境貧寒,學習很刻苦。 四年來,學校一直免除他的學費、雜費和住宿費,他還連續四年享受學校一等獎學金。
去年,他的高考成績是675分,但因為只報考北大一個志愿云南高考狀元,最終落榜。馮育寧十分感謝學校四年來給予他的關愛,他說,沒有學校的幫助和支持,就沒有自己的今天,為了報答母校之恩,日前他專程到延安為母校招生。 畢業后愿為農民做貢獻 馮育寧說,自己出生在一個地道的農民家庭,56歲的父親馮存玉患有高血壓,農活和家務都落在50歲的母親高惠珍的肩上,三個姐姐身體也都不好。他說,雖然家里經歷了很多磨難,但全家人從來沒有放棄過追求美好生活的想法。 他認為好日子“就是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自信“全家人的命運都會從他自己身上改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多次談到農村人供養子女讀書的艱辛。他說,在家鄉,有個農民為了供養女兒讀書,冬天走遍大山去捉野雞,因為一只野雞能賣10元錢。由于勞累過度、營養不良,去年除夕夜喝了幾杯酒后腦溢血,在正月初一去世,家鄉人都說他是被逼死的。馮育寧讀高二時,聽信了“讀書好的人長大后不會有大成就”的傳言,放松了學習,考試成績滑落到全班第17名。父親知道后,離家出走,狠狠地訓斥了他一頓。 父親臨別時眼中的期盼,一直印在了他的心里。從此,他更加自覺,更加努力學習。他認為,高三只能反映過去,不能反映未來,大學只是一個平臺。從清華大學畢業后,他來自農村,“只是想為農民做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