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前身始建于清末,由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 2004年更名為江漢大學實驗師范學院,培養小學、幼兒園教師。 2007年,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武漢城市職業學院。 2010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重新批準武漢城市職業學院與武漢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原名中國一業職工學校)合并,成為新的武漢城市職業學院。
學院在百余年的辦學歷史中,以其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優良的辦學質量而聞名于世。學院扎根“通博之歌、人才之基”,與時俱進,煥發出“創造城市文化、服務工業文明”的辦學靈魂。是教育部命名的“教師教育先進學校”、湖北省教育廳組織的“學校優秀學校”。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大批高素質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和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學院目前有兩個校區。湯遜湖校區(南區)位于武漢黃家湖學院新園區,風景秀麗。瑪湖校區(北區)位于獅子山、野湖山麓。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約1100畝;校舍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學院辦學條件良好,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師資隊伍精良的隊伍。現有教職工84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450余人)。學院擁有先進的教學和實驗設施。建有校內實訓室130余個,校外實訓基地160余個,館藏圖書83萬余冊;現代化信息網絡系統覆蓋全校;良好的教學設備網校哪個好,為學院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支持。
學院專業門類齊全、特色鮮明,涉及文、理、工、教育、藝術、財經、管理等七個教育門。目前設有學前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學院、文化創意與藝術設計學院、酒店管理學院、職業網球學院、財經學院、外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校校學院學院、汽車技術與服務學院、建筑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機械工程與電氣自動化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能鑒定)等12個學院,包括學前教育、基礎教育、國際網球賽事運營與管理、金融與證書、酒店管理、空中乘務、動漫設計與制作、商務英語、汽車檢測與維修、建筑工程技術、機械自動化、計算機網絡技術等60多個專業,其中四個專業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專業、教育部校企合作項目1個、省級精品工程建設項目4個、省級高水平課程2門、市級品牌10個、楚天技能教師15人在職、 2江城教師2人,江城技能教師2人。
學院是湖北省、武漢市教育系統重要的教師培訓基地。是建筑行業示范人才培養基地、中國冶金科工集團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具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培訓鑒定資質、建設部批準的二級培訓資質、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冶金建設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資格資質、冶金建設資質會計電化培訓經湖北省財政廳批準資質,建設“十一員”經湖北省建設廳批準。
學院堅持面向社會、開放辦學。注重校企合作和國際交流合作。與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實行訂單(定向)培訓模式。外國專家來學院任教、講學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分數線,并選派教師出國進修,不斷提高學校在國際學術交流中的核心競爭力。學院實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實現學生在校學習與職業素養的無縫對接,學院科學設計了“雙證一體化”課程體系,采用“教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近年來,我院學生榮獲國家、省、市級一、二、三等職業技能大賽獎項170余項。廣大畢業生以良好的職業道德、較高的綜合素質、較強的專業技能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就業率達95%以上。
學院將繼續堅持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分數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和就業。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秉承百年名師求真作風,弘揚高職教育創新求實的靈魂,以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大潮為契機,面向城市社區,面向新城區,面向武漢“1+8”城市圈,覆蓋全省,覆蓋全省。輻射全國,培養應用型、綜合性高素質實用型人才。把學院建設成為省內高品質、一流、知名的高職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