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對面你好,我是小喬
臨江縣:七人死亡兩人受傷需要覺醒
這是網友們在得知陜西突發重大血案后,即興創作的作品。
在門前種樹沒有任何好處,因為它會造成交通阻塞。
就算把樹枝全部砍掉,一切都可以不管,壞事都是潑婦惹的禍。
該警官仍在處理此事,并對調解的不公平感到憤怒。
公平正義無處訴求,七死二傷的案件,解決辦法就是跳河!
N1
櫻桃樹的問題
該案犯罪嫌疑人王某亮,男,56歲,家住陜西省商州區葉村鎮,家庭經濟條件貧困,經常開三輪車給別人運送貨物賺錢養家。
李先生是王某良的鄰居,李先生家栽種了一棵櫻桃樹,枝條已經延伸到馬路上。
王某亮騎著三輪車每次經過李家門前馬路時,都會被堵住,經常要倒幾次才能順利通過,非常不方便。
于是,王某亮向李家建議,最好將樹枝修剪一下,以免影響道路上的交通。
可沒想到,李家的人態度卻很囂張,不但不答應,還挑釁的說道:“有種就把樹砍了。”
王某亮氣急敗壞,事發前一天晚上用鋸子把延伸到馬路上的櫻花樹樹枝都鋸掉了。
此后沖突進一步升級。
有村民反映,當晚王某亮鋸樹枝的時候,李某的妻子整晚咒罵王某亮一家人,而且據說罵的很難聽。
有村民還稱,爭吵過程中雙方甚至發生打斗,最后還去了派出所。
到派出所后,李妻提出索賠2萬元,但派出所工作人員稱雙方都有過錯,要求王某賠償1000元。
此外,在派出所調解過程中,多名村民在舉證時偏袒任何一方,罔顧事實,明顯為李家說話,這也讓王某亮十分氣憤。
所以事發當天,除了李的家人外,還有幾名站在一邊的人也被殺害。
經調查,犯罪嫌疑人王某亮作案后跳河自殺,其尸體已被打撈并確認身份。
氮氣
正人君子化為猛虎,五步之內血濺
“一個誠實守信、盡職盡責的人”,這是許多村民對王某良的評價。
為什么如此正直的人會犯下如此暴行?
冰凍并非一天形成的,病貓經過長時間的欺凌和無法言喻的隱忍,才變成兇猛的老虎。這也呼應了村民們說的:“可能是多年積累的仇恨,櫻花樹只是導火索。”
王某亮之所以多年積累仇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家庭條件“薄弱”。這里的薄弱,指的是經濟條件,但更重要的是指家庭成員的構成。
王某良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一個女兒在上學,另一個已經出嫁。再加上他的妻子患有小兒麻痹癥,行走困難,而他自己又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這在農村完全就是個負能量。在農村,鄰里糾紛中,一般誰家兄弟多,誰家就占上風,所以王某良很容易被欺負。
無數網友紛紛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對此情況表示認同。
甚至有網友提到,鄰里矛盾中,殺人的往往都是弱勢的一方。
因為強勢一方已經占了上風,可以繼續欺凌,沒必要犯死罪,而弱勢一方的選擇太少拉車老人被打傷事件雙方和解,容易走極端。
N3
施暴者成為同情對象?
如果你仔細想想,這遠不止是最近發生的一起暴力實施者成為同情對象的案例。
11月8日,南京的盧醫生帶著妻兒去為5歲兒子小盧討回公道,小盧在幼兒園被同學小祖打,結果監控拍下了小祖和爺爺被打的情景。
剛開始,輿論鋪天蓋地都是對陸醫生的譴責,并呼吁小祖宗一家不要和解!
但當我在幼兒園看到小璐被打得滿身是血,而據知情人透露:
這并非小祖宗第一次毆打小璐,且在小祖宗家人被毆打后未及時去小璐家道歉后,輿論再次出現逆轉。
而且隨著事件發酵,不少網友還發現小祖宗母親唐女士的說法前后矛盾,網友據此推斷,在小祖宗捅傷小璐之后,小祖宗父母的態度還不夠及時和明確。
所以站在陸醫生的角度來說,如果當初小呂被打之后,小祖和他的父母能夠及時真誠的來道歉,并且表示愿意帶著受傷的小呂去醫院檢查的話,事情或許就不會發展到現在的地步了。
但從小祖家人的角度,我們也能發現,陸醫生打小祖一巴掌為兒子報仇的行為,明顯有些過分。小孩子的事情,就應該由小孩子直接解決,大人介入,就改變了局面。陸醫生是成年人了,小祖才5歲,再怎么生氣網校頭條,也應該克制自己,不能這么狠心。
我們再來看盧醫生推倒小曾祖父的事件,曾祖父是孩子的臨時監護人,看到孩子被打后很生氣,試圖反擊,這是可以理解的。盧醫生的推搡行為或許可以算作正當防衛,但無論如何,他都要為老人的痛苦買單。
在陸醫生打小孩耳光、推老人的事件中,小喬深刻體會到了“沖動是魔鬼”這句話的含義,畢竟培養一個優秀的醫生至少需要十五年的時間,但只需要一次簡單的爭執就能毀掉他。
對比櫻桃樹引發的鄰里兇殺案和陸醫生打小孩、推老人事件,小喬認為,雖然兩起糾紛的性質有很大不同,但都涉及以暴制暴。
背后隱藏的故事被揭露后,引起網友不同程度的共鳴。
人們選擇以暴制暴,大多是因為他們別無選擇。
我們必須承認,不平等貫穿歷史拉車老人被打傷事件雙方和解,在人類社會的每個階段都存在。在某些問題上,法律無法給人們帶來公平,社會制度也無法給人們帶來公平。如果我們只是容忍和倒退,情況很可能會變得更糟。因此,沒有地方訴說,才有了“報復”這種民間補救方法——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但無論有多少理由,以暴制暴仍然不是一種正當的行為。
一方面,一旦受害者擅自使用暴力,司法的天平很可能再次傾斜,讓原來的受害者處于不利地位。
另一方面,刻意渲染施暴者的“老實人”形象,也成為了一種公關手段,如果任由這種做法發展下去,正義就會顯得軟弱,法律和道德也難以立足。
N4
警惕“道德許可效應”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道德許可證效應”(),大致意思是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是正義的、正確的,就會產生一種無形的道德優越感,仿佛獲得了“許可證”,決定按照自己制定的道德標準行事。這樣的人總認為自己的道德品格和行為天生正確、永遠合乎道德,情緒失控,比別人更容易犯錯。
殺人的王某良和打人的盧醫生,都以為自己是善良、正義的,殊不知任何事情過頭,必然導致相反的結果。
打著善良、正義的幌子,受感情左右而損害他人利益,其實就是一種犯罪。
最后的想法
一棵櫻花樹引發的“七死兩傷”事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短視頻,不同的是,饅頭只是惡搞,而櫻花樹,卻是血淋淋的現實。
小喬討論這個社會事件,希望我們能從中得到間接的經驗借鑒:
任何人都無權任意剝奪他人的健康權益,我們應當對受害者表示同情。
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友善待人是人生的必修課。
當我們關注他人的罪過時,我們也應該警惕自己的不道德傾向。
畢竟,維護公平正義絕不能以犧牲生命為代價。
◆
◆
上一則評論
“我沒做錯什么!”鄭州劉紅英拿著擴音器怒斥網友……
突發新聞!單日新增5047例,轉院3.1萬人……
驚天逆轉!南京大學“墮胎女孩”舉報事件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