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裝部要充分發揮以特軍帶教功能,幫助高校為黨育人、為國育人才、為軍練兵。”河南省軍區領導告訴記者,一段時間以來,全省高校武裝部存在機構設置不完善、職能單一、人員不足等問題,導致工作落實不到位、收效不大。3年前,河南省軍地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普通高校人民武裝部建設的意見》,要求全省110所公辦高校和43所民辦高校單獨設置武裝部,全面裝備壯大特種軍事干部隊伍。 目前,河南省高校武裝部專職人員由過去的2至3人增加到6至9人,下設軍事訓練部、高校招生辦公室、軍事理論教研室等。不少高校武裝部普遍承擔科研、教學、軍事訓練、管理四大職能,承擔軍事訓練、征兵、國防教育、智庫建設等13項重大任務,成為學校武裝工作的綜合性、研究型、專業化機構。
“高校武裝部是加強征兵宣傳和精準動員的主戰場。”記者從鄭州旅游職業學院了解到,學院與當地政府簽約紅色景區旅游開發項目。學院武裝部主動參與,幫助收集、整理黨史、軍史資料,對文案撰寫提出意見建議,把學生培養成“紅色講解員”和“軍史宣傳員”。還在學生中成立“軍事愛好者協會”和軍迷俱樂部,開展重走長征路、看望抗戰老兵等社會實踐活動,把國防教育貫穿到學習全過程。“把國防教育與征兵工作有機結合,全員教育、全過程教育、全方位教育,是高校武裝部推進軍事教育的重點工作。” 該學院征兵處負責人表示,只有把高校國防教育常態化、經常化,才能有效增強學生國防意識,強化國防觀念,才能激勵更多的學生從軍參軍。
軍事理論課是高校“大思政”課的重點內容之一。3年前網校頭條,河南省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師不足1000人,師資隊伍的匱乏制約了課堂主陣地的有效發揮。針對此河南大學人民武裝學院介紹,各高校部隊“各顯神通”,采取“校內教師+校外特聘軍事理論教師”、“退役軍人+現役軍人”、“國防教育講師團+大學生教員隊”等形式,組建10至30人的軍事理論教學團隊。截至目前,河南省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師數量已增至3481人。
此外,為增強軍事理論課的感召力和啟發力,在河南省軍區、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的聯合指導下,各高校武裝部隊軍事理論教研室搭建了“軍政學研用”科研平臺,圍繞思想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轉化、服務國防等主題,申請并獲得批準科研項目20余項。一些高校發揮科研服務國防建設優勢,直接承擔了駐軍部隊戰斗力建設攻關任務。
今年初,鄭州大學武裝部軍事理論教研室聯合22名軍地專家,共同探索形成了軍事訓練課、軍事理論課、軍事通識課、軍事實踐課、國防教育講座“五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將前沿軍事科技成果、國際軍事形勢變化融入教學,受到學生的好評。“盛世不忘隱憂,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有備無患,方能避險。抓好軍事理論課的實施,是堅定學生理想信念、政治覺悟,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的有效途徑,有利于不斷激發學生建設祖國、增強國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鄭州大學武裝部領導說。
前不久,河南省軍地成立聯合評估組,以軍事理論課、學生軍事訓練、招收士兵等四大類33個具體指標為評分標準,對全省各高校軍隊軍事教學工作進行評估。河南大學等71所高校參加全國軍事課程教學示范獲得好評河南大學人民武裝學院介紹,51所高校被列入“國防教育示范高校”,大學生招收比例和高校畢業生入伍比例均實現跨越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