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體育學院正式成立,這一學院是由原揚州師范學院體育系以及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醫學院、揚州工學院、江蘇省水利專科學校和江蘇省商業專科學校的公共體育教研室共同合并組建而成的。學院自1972年開始開設相關專業,至今已為國家輸送了眾多杰出體育人才。其中,體育界首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季瀏博士揚州大學教學平臺,奧運會乒乓球金牌得主陳玘,知名體育實業家張耀輝先生,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生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吳鍵博士,前國家女籃主教練馬躍南,現任江蘇省體育局副局長楊國慶,"全國百名優秀園丁”稱號獲得者張德余,以及榮登“中國好人榜”的見義勇為好青年許虎山、仲磊等人,都是這一批高素質體育人才的代表。
學院歷經評選,先后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的稱號,江蘇省學校體育先進單位的榮譽,以及江蘇省體育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的認可。此外,學院還榮膺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校長杯”獎項,同時,江蘇省教育廳、省體育局和團省委也共同授予其“突出貢獻單位”的榮譽稱號。
學院設立了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人體科學、公共體育等專業部門,同時擁有體育科學實驗中心、運動訓練管理中心、體育場館管理中心。此外,學院還建有運動人體科學研究所、學校體育研究所、體育教育訓練研究所、民族傳統體育研究所、運動認知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學院還設有江蘇省學生心理健康運動干預研究中心、江蘇省體育產業人才培養基地、江蘇省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中心、江蘇省武術散打訓練基地、江蘇省體育行業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基地等省級培訓單元。同時,學院也是江蘇省教師教育專業指導委員會體育教育專業指導分會、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體育與健康學科組、江蘇省體育科學學會運動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的掛靠單位。
學院擁有動物與人類運動比較科學這一二級學科的博士培養資格,同時設有體育學這一一級學科的碩士培養點網校哪個好,涵蓋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以及民族傳統體育等四個二級學科的碩士學位點。此外,學院還提供課程與教學論(體育方向)的碩士學位,以及體育專業碩士學位的授予權。目前設有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和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三個本科專業,其中體育學類是江蘇省普通高校的重點專業,體育教育專業則是江蘇省的特色專業,而社會體育專業則是學校的特色專業建設點。此外,我校的博士點、碩士點和本科教育均能招收海外留學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共有163人,本科生則有642人。
學院匯聚了一支結構均衡、素質上乘、充滿朝氣的教師團隊。該團隊由116名教職工組成,其中專任教師達到94名,包括10位教授和44位副教授;博士學歷教師有12位,同時擁有3位國際級裁判和9位國家級裁判。擔任教育部全國高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一人,同時亦為教育部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一人;享有政府專項津貼一人,榮獲曾憲梓師范教師獎一人,全國高校優秀青年體育教師稱號一人,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四人,以及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體育教師十二人。
學院教師近期主持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霍英東教育基金以及部省級課題超過10項,廳局級課題則超過30項;同時,他們還出版了10多部專著和教材揚州大學教學平臺,發表了200余篇論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有100余篇。這些研究成果榮獲了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江蘇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等多項榮譽。六篇學術論文榮獲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以及全國中學生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會的最高獎項——一等獎。
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江蘇省師范生基本功大賽(體育教育專業組)的前四屆比賽中,我院學子連續三次榮獲一等獎,并名列第一。在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期間,我院學子斬獲了三枚金牌;而在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中,他們不僅贏得了兩枚金牌,還奪得了兩枚銀牌和四枚銅牌,并且刷新了一項大運會紀錄;此外,在全國大學生乒乓球錦標賽上,我院選手連續奪得丙組女子團體冠軍、甲組男子團體冠軍、男子單打冠軍、男子雙打冠軍以及女子雙打冠軍。在全國第十三屆大學生田徑錦標賽上,他們再次榮獲兩枚金牌。2015年,我國五蓮大青山第三屆國際太極拳大賽上,我院學子勇奪傳統楊式太極拳、42太極劍以及太極推手三個項目的金牌。
學院現管理的運動場地面積總計達平方米,其中包括4座設施先進的體育館、5片標準田徑場地以及3座標準游泳池館。此外,室外運動場地共有籃球場、排球場和網球場共計83片,還設有8片綜合健身區域。
學院擁有一座體育教育實驗教學中心,該中心內部分為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物化學、體育心理學等六個實驗室,總面積達到2532平方米。此外,中心配備了730臺(套)教學儀器設備。學院資料室藏書豐富,擁有5000余冊專業圖書,以及195種中外文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