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滅遼的戰爭中,宋軍的無能讓女真人意識到南方的巨國富庶而弱小,正是掠奪的最佳對象,于是一直在刻意尋找機會和借口。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國以宋朝違背金宋聯盟、不守信用為由,率兵南下。正如女真人所料,宋軍不戰而潰。第二年年底,金軍攻破宋朝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市),徽宗、欽宗淪為金國俘虜,北宋覆滅。
女真人的形象
消息傳到淄博,趙明誠心里慌了。此時他已擔任淄博太守三年,按照宋朝的官制,任期已滿,可以離開了。然而在國破家亡的當下,他無論如何也不能離開崗位,必須帶領淄博軍民守護城池。不久網校頭條,他的母親郭氏也病逝。此時的趙明誠不知道是該悲還是該喜,因為他終于有了一個離開崗位的理由,卸下這個不堪重負的包袱。他松了一口氣,隨身帶著一些字畫和文物,去金陵奔喪。
靖康之恥
一個月后,金軍護送宋徽宗、欽宗及宋室北上,史稱“靖康之變”。宋徽宗第九子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即位,是為宋高宗,南宋王朝建立。趙明誠當時正在南京服喪,南宋朝廷任命他為江寧太守、江東敬制副使。
李清照用智慧和勇氣護送她的藏品
靖康二年(1127年)十二月,戰火蔓延到青州。李清照開始整理、挑選家中的書籍和文物,準備逃走。藏書太多,她先篩選出厚重的大書,再篩選出多本的畫作,再篩選出沒有銘文的古器。還是太多,她后來又篩選出宮廷書籍、普通畫作和厚重的器物。即便如此,她還是裝滿了15車。
李清照的畫像
李清照護送十五車書籍文物,加入流民隊伍,開始了艱難險阻的南下之旅。歷經坎坷,當她站在瓜州渡口,面對映照天光云影的江面,她幾乎認不出自己了。這個面容憔悴、滿臉霜霜的女子,還是當年那位梅花如雪的才女嗎?
中年時期的李清照
京口太守錢伯彥畏敵棄城而去。李清照渡江到京口時,一些不知道是兵是匪的人在騷擾過往行人,搶劫財物。李清照表現出一個弱女子難得的智慧和勇氣,在亂中渡過京口,將奇珍異寶安全護送到江寧,這讓趙明誠十分驚訝,他用尊敬和感激的目光看著她。
思念家鄉,諷刺朝廷的懦弱和無所作為
然而,這短短幾個月,李清照卻不可逆轉地蒼老了,就連趙明誠都開始稱呼她為“老妻”。她加速衰老的原因,是時刻思念家鄉。此時金兵數量有限,立足點并不穩固,太行山反金起義風起云涌,如果趙構能下定決心抗金,光復中原是大概率事件。但趙構繼位之后,卻帶著大臣們匆匆南逃,先到揚州,又到臨安(今浙江杭州),離前線越來越遠。
宋高宗畫像
李清照對朝廷的做法十分不滿,每逢大雪紛飛,她便披著草蓑,頭戴斗笠,登上城墻,北望,吟詩諷刺朝廷的懦弱無為。這還不算完,趙明成回家,她便叫他陪她寫詩。趙明成沒有良配,每次踏進家門,都戰戰兢兢,生怕妻子拿出新詩來說“大人請指正”。
李清照的畫像
趙明誠逃離戰場的行為令人感到羞恥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朝中大軍主將王邑圖謀叛亂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是誰寫的,他的部下察覺了,便向趙明成稟報。但趙明成大意,毫無防備。入夜,王邑果然叛亂,幸虧部下有所準備,將其擊敗。天亮時,部下去稟報趙明成,卻發現他已用繩索從城墻上墜落而逃。
趙明誠圖片
趙明誠被朝廷罷官,不好意思留在金陵,便準備投奔駐扎洪州(今江西南昌)的妹夫李灼。他準備了一條船,把他們從青州老家帶過來的財物全部裝上船。李清照對丈夫逃避戰場的行為深感羞愧,兩人往日的和睦一去不復返。一路上,夫妻二人無話可說,氣氛有些尷尬。
李清照悼念項羽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是誰寫的,諷刺丈夫
春光明媚,花影如潮,舟車經過安徽和縣,這里就是楚王項羽兵敗后自刎的地方,他們上岸祭拜。站在項羽塑像前,李清照心中澎湃。“力拔山兮,無雙天下”的項羽在垓下被劉邦打敗,突圍至烏江,身后追殺聲一片。烏江閣主勸他趕緊渡江,返回江東,重整旗鼓,力爭東山再起。項羽覺得自己沒臉再見江東長老,便折返奮戰,斬殺敵人數百人,然后拔劍自刎。項羽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令人敬佩!而趙構卻不在乎百姓的死活,只顧著逃命; 他卻住在江南一隅,過著凄慘的生活。太離譜了!想到這里,她吟出了一首《夏日絕句》:
生如英雄,死如英雄鬼。
我還想起項羽,他不肯渡長江。
李清照由衷敬佩項羽的英雄行為,宣揚這種不屈不撓、甘愿赴死的英雄精神。“生,當為人中之豪杰,為國效力;死,當為國捐軀,為鬼中之豪杰。”詩人不僅歌頌項羽,也借古諷今,痛斥忍辱負重、妥協退讓的南宋小朝廷。
生如英雄,死如鬼英雄
趙明成站在她身后,聽著她那一曲正氣凜然、氣勢磅礴的《夏日絕句》,他感到羞愧又自責,項羽是千古英雄,自己是比不上的,這可以理解,但一個七尺男兒,竟然比不上一個柔弱的女子,實在是太丟臉了。
知恥而勇,慷慨赴任,卻因病去世
五月,他剛到池陽(今安徽省池州市),突然接到圣旨,任命趙明誠為湖州刺史。趙明誠激動得眼中閃爍著淚光,幾天來一直無精打采的雙眼,一下子閃現出青春的燦爛光芒。他趕緊就近找了個住處,安頓好家人和財產,只身趕往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接受高宗例行召見。
趙明誠圖片
在宋金對峙的危險時刻,李清照把丈夫的行為理解為寬厚負責,是知恥后勇。她算著丈夫離開的日子。七月都快過去了,怎么還沒來信?她萬萬沒想到,自己等待的不是丈夫平安到來的消息,而是他病重的噩耗。趙明誠在去湖州的路上病倒了,到了建康病情更加嚴重。李清照當天就乘船東行,晝夜兼程三百里去侍奉他。在建康的寓所里,她見到了昏迷中的趙明誠。多日的病痛折磨得他已經沒有了正常人的顏色。李清照輕聲呼喚丈夫,希望他早日蘇醒。八月十八日,趙明誠突然醒來,那是生命的最后一絲光輝。 他用盡最后一點力氣,寫了一首天鵝詩,然后拋筆而死。李清照病重,寫了《悼趙湖州文》說:“午時嘆龐先生機智,堅城陷落憐齊婦人悲痛。”意思是趙明誠死在我之前,死得好;我的悲痛如同齊婦人,死后境遇比死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