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作文題目(全國第一卷)】
閱讀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太子玖與太子小白爭奪王位。 管仲、包叔分別輔佐他們。 管仲率兵攻打小白,一箭射中他的帶鉤。 小白裝死逃跑了。 后來小白即位為王,史稱齊桓公。 包叔對桓公說,要想成為霸主,就必須有管仲。 于是齊桓公重用管仲,包叔干成為他的部下,最終成為一代霸主。 后人稱贊齊桓公能團結九諸侯,統一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 ” 孔子說:“齊桓公統一九諸侯時,沒有用兵車,而管仲卻有力量。” 司馬遷說:“天下稱贊管仲有德的人不多,但認識包伯伯的人卻很多。”
班級計劃舉辦讀書俱樂部來討論上述材料。 齊桓公、管仲、包叔中河南高考作文,你對哪一位感觸最深? 請根據你的感受和想法寫一篇演講稿。
要求:結合素材,選擇角度,確定概念,明確風格,準備自己的標題; 請勿復制或剽竊; 不泄露個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名師:鄭州外國語學校三年級漢語備考組組長姚建興
縱觀2020年高考作文題,國卷一似乎是最有特色、最有價值的。 其獨特之處在于,國卷一回避了幾乎所有熱點話題,體現了高考“反題”的一貫傳統; 它的可貴之處在于,國卷一體現了對漢語素養的回歸,引導學生真正關注自己的漢語。 能力。 總體來說,國卷I論文題型穩定,容易復習。
問題分析
今年的作文題目體現了今年高考“穩”的特點。
首先,從作文題型來看河南高考作文,體現了高考命題“穩中求新,穩中求變,力求與往年試題保持聯系”的原則。 。 與2017年、2018年、2019年全國第一卷相比略有變化,但與2015年全國第二卷《誰更優雅》和《語文識字三種路徑比較》有聯系和呼應2016年國家第二卷。 一般來說,它是一種新材料、任務驅動的作文類型。 這種作文對于考生來說是比較熟悉的。 無論考生是直接圍繞最感人的角度寫文章,還是圍繞對比中最感人的點寫文章,都認為考題準確。
其次,確定論文的目的并不難。 只要聚焦“人才”這個話題,無論是不顧過去猜忌重用人才,不顧自身利益推薦人才,還是努力成為值得重任的人才,都是一個準確的想法。 而且這個話題對于考生來說并不陌生,只要認真復習題就不會有問題。 當然,考生最好能詳細闡述一下“班級讀書會”的場景。
命題導向
很多人覺得,與其他幾套試題作文直指有家國情懷的年輕人的責任感相比,2020年全國第一卷似乎并沒有很好地體現“培養有道德的人”的命題導向。 “, 但這種情況并非如此。 無論是齊桓公、管仲還是包叔,他們在“人才”問題上都體現了“以國為本”的家國意識。 齊桓公雖被管仲射殺,仍以國家為重,重用人才; 盡管管仲不是齊桓公的部下,但管仲仍然能夠以齊國為先,幫助齊桓公統一九諸侯,統一天下。 即使包和叔與管仲曾經是敵人。 雖然推薦管仲會影響他的個人利益,但包叔還是堅定地推薦了管仲。 他們能夠拋開個人恩怨和利益,為自己的國家和國家成就大事,能夠把個人的發展融入到國家和國家的命運之中。 這不正是高考作文中“立德樹人”的體現嗎?
定向教學
其實和這個作文話題相關的課內文章還有很多,比如《廉頗藺相如傳》、《鴻門宴》、《金陵宮不君》等文章都或多或少與此相關。話題。 此外,作文的思辨色彩和通過材料提煉意見的能力,都體現了高考作文對語文教學的指導作用。
總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看似出人意料,實則是考生們的常見話題。 常見的論文類型要求考生在新的情境任務下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
來源:河南青年時報
記者 萬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