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大家講過故事奶奶的事,不知大家還記得不。他原先是個故事爺爺,天天坐在那里給小同學寫故事,寫呀寫呀,突然有三天,他長下來很長很長的黑胡須,弄成了故事爺爺。后來他還寫,寫呀寫呀,突然有三天,他的墨汁用光了。那恰好是深夜,商店都關門了,買不到墨汁。如何可以讓小同學看半個故事呢?小同學會不高興的!他急了就揪眉毛。有一根頭發給揪斷了,他用手擠,毛發里冒出一滴墨汁來。啊,怪不得毛發是黑的,原先里頭是墨汁!故事爺爺快活極了,就擠毛發寫故事,毛發擠干了,又擠胡須。如此一來,故事爺爺就弄成了白頭發、白胡須的故事奶奶了。
想上去了吧?好,待會兒們就接著講他的奇遇。
事情是這樣的:
有三天夜里,那種白頭發、白胡須的老奶奶正坐在他的小房屋里寫著,突然聽到“嗒嗒嗒”的敲門聲。周圍非常安靜,所以這聲音變得很響。
“這么晚,幼兒園的小同學早都睡了,不會來找我聽故事的。那會是誰呢?似乎用很尖的東西……”
故事奶奶走過去,拉開房門。
門外的把手上落著一只很大的烏鴉,正用鐵锨一樣的眼睛,狠勁地啄門呢!看到門開了,他展開大翅膀仍然飛進屋里,落在筆盒上。
老奶奶如何也沒想到,晚上三更的,會有一只烏鴉來做客,所以他睜大了雙眼,好半天說不出話來。
“又在這里講我哪些好話?”烏鴉從筆盒上看著椅子上的一疊紙,呱啦呱啦地說。
“講風涼話?”老奶奶一時摸不著腦子。
“得了得了,別抬杠了!當是我不曉得?你寫了一個故事,硬說我偷東西!你說,寫了沒有?”
“噢!”故事奶奶有點兒明白了。看樣子是他寫故事惹出了麻煩。他真寫了一個故事,叫《不學好的小烏鴉》。那種故事說大胡子爺爺講故事教英語,有一只叫“呱啦呱”的小烏鴉,不聽媽媽爸爸的話,也不聽老師的話,凈跟大道上的壞人交同學。一個綽號兒叫“三哥”的壞兔子拉了“呱啦呱”去賭場。他開頭兒故意讓小烏鴉贏了兩回,那么著,小烏鴉認為賭場真不錯。可以接著他就不停地輸上去,欠了“三哥”好多錢。那只兔子就教他去偷――因為小烏鴉會飛,從高高的陽臺里飛進去是很便捷的。小烏鴉就這樣,弄成一個竊賊。后來被人家在樓下邊用長竹竿子關上房門,捉住了。
故事奶奶說:“可那不是您,那是一只很小的小烏鴉……”
烏鴉氣呼呼地說:“小烏鴉也是烏鴉!再說,長大了不就是一只大烏鴉!”
不錯,小烏鴉長大了,其實是一只大烏鴉,但是……
故事奶奶說:“可是我沒講所有的烏鴉都偷東西呀!我說的僅僅是一只烏鴉,他叫‘呱啦呱’,還有叫‘嘎啦嘎’、‘哇啦哇’,很多別的烏鴉,都是好烏鴉,都不偷東西……”
“那也不成!寫烏鴉不好就是不成!你如何不寫喜鵲學壞?”烏鴉還是呱呱地大喊。
老奶奶心想:“照這樣子大胡子爺爺講故事教英語,寫了喜鵲,喜鵲不是一樣來找我算賬?”
但是他沒敢說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