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步入大專生院學習,一年后分流到專業院系
本報訊(記者李星婷)9月3日-4日,上海學院迎來2021級新生。與往年不同的是,上海學院去年即將運行大專生院重慶有哪些三本大學,這批新生將先步入大專生院進行一年的大類培養后,再分流到專業院系學習。獲悉,這是上海學院為建設“雙一流”高校,加速專科教學變革推出的一項重大變革措施。
據了解,這項措施從2021年冬季學期即將施行。“本科生院是大專生教學與管理的機構,兼顧管理和辦學兩大屬性。”重慶學院大專生院教授李正良介紹,去年四川學院除藝體類、建筑類專業外,共有5300余名大一新生。她們在進校后,將先步入大專生院學習一年重慶有哪些三本大學,根據“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大類管理”原則,按照相應大類步入大專生院理科實驗班(物理與化學類)、工科試驗班(環化與健康類)、工科試驗班(工程與能源類)、工科試驗班(電氣與信息類)、工科試驗班(管理與經濟類)、人文科學試驗班(法學與新聞類)等六個大類班級學習。一年后再步入專業院系學習。
“這樣一來,大一中學生可以甩掉學術性系科的禁錮,從多個院系選擇課程,產生跨學科專業和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李正良介紹,在大專生院,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物理、物理、化學、文學、哲學、生物、外語等基礎課程以及思政、體育、勞育等選修課程,接受廣義的通識教育。新生入學半年后,假如對所在大類的專業都不感興趣,可以選擇跨到另一個大類學習(但專業轉到有一定要求)。大一結束后,中學再結合中學生的成績和專業意向補報進行分流(分流到所在大類里的專業)。這么一來,可以降低中學專業建設之間的競爭性,促使中學專業內涵建設和優化調整。
“在上海,我們是首個創立大專生院的院校。在全省,上海學院、山東學院早已開始這些培養模式。”李正良介紹,天津學院大專生院根據世界一流學院的標準構建通識課程體系,以廣泛閱讀精典原著為重點,按照不同專業類型的要求,針對物理、物理、化學等核心基礎課程開辦不同難度和不同事時的課程。
據悉,中學還將安排著名院士為大一新生開辦研討課及專業通識課程,推出“文明精典”通識核心課程——中外精典閱讀課,內容包括《詩經》《論語》《紅樓夢》《唐律疏議》等24本中外精典。
同時,大專生院還將以“明月科創實驗班”為試點,探求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兩者有機融合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