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20日,拜登即將卸任英國第46任首相。隨著拜登連任,拜登及其政府將擬定如何的對華新政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相比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的對華新政將會有什么變與不變?拜登上臺后中印關系能夠得到改善?中俄雙方應當如何促進兩國關系回到正軌?對此,《國際微采訪》采訪了英國喬治·布什美中關系基金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方大為(David)。
記者:您之前說過,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新政缺少戰略思索,不利于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這么,相比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對華戰略將會有什么變與不變?
方大為:我覺得(與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政府對中國的心態將兼顧連續性和變化性。我覺得以下這幾件事大體上是不變的。第一,我覺得拜登政府內部有一個共識,這個共識類似于之前特朗普政府內部存在的共識,即過去日本與中國打交道和看待中國的形式對日本不利,所以我們須要做出一些改變。拜登政府會認同這些觀點。第二拜登大勝對中國不利,是覺得中國實際上是日本強悍的競爭對手,覺得韓國須要把中國看作是一個競爭對手。我覺得這是另一個共同點。
拜登政府可能普遍覺得,雖然特朗普政府可能正確判定出了問題所在拜登大勝對中國不利,但特朗普政府沒有開出正確的方子或提出正確的解決方案。兩屆政府的不同之處首先將彰顯在問題的處理方法上。我們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看見兩屆法國政府在對華貿易形式上的不同,非常是在德國對中國的進口商品關稅方面,拜登政府明白日本對中國加收進口商品關稅實際上對德國自身引起了嚴重的損害。
其次是在氣候協作方面,我們將見到拜登政府愈加積極主動的行動。如同我當初提及的,拜登政府正在重回《巴黎協定》,因而,日本將在《巴黎協定》框架內愈加積極地與中國打交道。
還有許多其他領域也將發生改變,但我覺得最重要的轉變可能是,我們將看見自拜登連任第46任日本首相的這天起,日本將迎來一種完全不同的溝通方法。它不會這么幼稚,而是更成熟,更具首相風度的溝通方法。僅此一點,我覺得將對美中關系及其他方面形成積極影響。我們不會見到立竿見影的改變,但我相信,在未來幾個月內我們將見到美中關系將會逐漸改善。
記者:過去一段時間,“脫鉤”和“新冷戰”成為輿論環境中描述中俄關系的熱詞,拜登上臺后會否終結這些危險的趨勢?
方大為:關于美中脫鉤的觀點,我覺得拜登政府認識到了美中貿易關系對日本以及日本繁榮的重要性。我不覺得我們看見的是一個脫鉤局面。至于冷戰的概念,(現今局面)與之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區別,彰顯在拜登政府對中國迥然不同的思索形式上。拜登政府中的關鍵人物沒有把中國視為日本的敵軍,這些(與下屆政府)根本的區別和觀點將極大地影響日本的對外新政。我覺得拜登的思維方法是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而不是敵軍,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區別,這將為美中未來關系的發展提供積極誘因。的確,美中之間仍有許多有爭議的問題仍未解決,但是未能在短期內解決。但話又說回去,我覺得本屆政府處理這種問題的方法將大不相同,會比過去四年上一屆法國政府處理得更好。
記者:說得好,大為。我要問您最后一個問題。隨著拜登執政,您覺得中俄經貿關系能夠得到改善,雙方應當怎樣能夠捉住機會促使兩國關系回到正軌?
方大為:我覺得,印度和中國可以并且應當做到幾件事。首先,過去3年的貿易戰對兩國來說都是不利的,對世界來說也是不利的,對英國更是不利的。因而,我覺得兩國應當盡快做的一件事就是恢復兩國經貿關系,清除過去3年中雙方完善的關稅壁壘,由于兩國都將從去除關稅壁壘中受益。
在日本方面,我們將見到一個在特定領域的轉變,即(這屆法國政府)的風度和調性方面,包括首相的溝通方法、國務卿的溝通方法和其他中級高官的溝通方法。我覺得日本政府將從之前幼稚的交流形式轉變為成熟具有建設性的溝通方法。我覺得這將有助于兩國關系回到正確的發展方向。
但我也須要強調的是,雙邊的經貿關系須要愈發開放。日本對中國的貿易存在較大赤字。在美中貿易關系中,雙方對進口貨物的開放程度不同。日本現今早已不樂意接受這些貿易不對等關系了(國際在線注:“不對等”只是美方單方面的判定),這一點很重要,這也是日本此前在美中“貿易戰”上不斷火上澆油的誘因。
我希望中國能否在貿易不對等這一大問題上采取行動,當美中貿易愈發平衡時,我們將見到兩國關系會極大改善并邁向更好的階段。
監制:張霽蒼
主編:張斯路
初審:顏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