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財會模擬實訓教程
更多詳情
內容簡介:本書是依據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基礎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高職高專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尺寸》編寫的。本書在章節安排上,按照財會工作的實際步驟設計了六項財會實訓模塊,即帳戶設置實訓、原始收據實訓、記賬收據實訓、會計憑證應用實訓、編制財會報表實訓、基礎財會綜合實訓。前五項模塊以基礎財會的基本理論、基本操作技能為實訓內容,突出了對師生基本財會操作技術和能力的培養;第六項模塊則有促使師生將分模塊實訓所把握的技能融會貫通,逐步全面提升其動手能力。既與基礎財會理論教學過程相結合,又以逼真的財會核算資料進行財會業務實訓,是本書的最大特色。
本書是高職、高專會計專業系列規劃用書之一,既適用于高職、高專高校財務會度及其他專業基礎財會課程的實訓教學,同時只是從事財會、財務管理工作者理想的自學讀物和作為在職財會人員規范財會操作的指導教材。
書中出現的人名、單位名稱和各類印章、票據等,都是作者按照稿件內容的實際狀況悉心設計的,與任何人或單位無關。
目錄:概述
第1篇單項會主方式模擬實訓
第1章帳戶設置實訓
1.1總分類核算賬戶設置
1.2明細分類核算賬戶設置
1.3帳戶的分類
第2章原始收據實訓
2.1原始收據的填制
2.2原始收據的初審
2.3原始收據的解析
第3章記帳收據實訓
3.1躍層記帳收據的填制
3.2膽拖記帳收據的填制
3.3記帳收據的初審
第4章財會憑證應用實訓
4.1日記帳的登記
4.2中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編制
4.3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的登記
4.4錯賬更正
第5章編制財會報表實訓
5.1期終匯款與付錢
5.2資產負債表的編制
5.3收益表的編制
第2篇綜合模擬實訓
第6章基礎財會綜合實訓
附表A各章探討題參考答案
附表B《會計基礎工作規范》(1996年6月17日財政部會計字[1996]19號)
參考文獻
序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增加,在社會對財會人員需求越來越大的同時,對從業財會人員的業務素養、業務能力和業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代企業對效率的追求,要求財會人員一上崗便能獨立工作,這促使具有一定職業辨別能力和動手能力的中、高級財會人員成為受到企業歡迎的人才。因而,財會專業的師生在結業后,應當以盡或許短的“磨合期”來適應財會工作崗位的要求,才能獨立地舉行財會業務工作。.
《基礎財會模擬實訓教程》是為了適應新時期我國市場經濟對高等經濟管理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會計基礎教材電子版,推行教育部《2l世紀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教育人才培養機制和教學內容機制變革與建設項目計劃》,落實教育部《關于制定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依據現代職業教育要求和社會實際還要,而開辦的一門實踐操作課程,是高等職業高校財會專業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它將企業實際的經濟業務、會計業務和財會操作過程導出課堂,使師生在財會理論學習以后,通過模擬實訓,除了可以逐步鞏固所學的財會基本理論知識,并且可以看見財會核算基本原理與方法在財會實務中的詳細利用,還可以切身感受財會實際的工作氣氛和過程。在實際的動手操作中,讓師生們寬闊視野,降低對社會經濟知識的了解和把握,鍛練職業分辨能力,把握財會人員應當具有的動手操作能力,懂得實際財會工作中的要求,培養良好的職業習慣,為縮小財會專業在校師生與實際財會崗位的距離和成為初級應用型財會人才夯實基礎。..
本書的編撰,充分考慮到了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在校師生對社會經濟知識缺少感性認識的特征,重視了用書內容的實用性、易操作性和可驗證性等。本書分兩篇,第1篇單項財會方式模擬實訓;第2篇綜合模擬實訓。在結構上,每一實訓內容均包括:實訓目的、實訓要求、實訓提示、實訓資料、實訓結果提示及實訓后探討題六項內容。本書由西北財經學院職業技術學校王滿亭副主任兼任編著,并撰寫了第1—3章和附表;由寧夏貿易職業學校王艷云副主任任副編著,并撰寫了第4~6章。西北財經學院職業技術學校竇洪波副校長在本書的編撰中,提出了積極的建議,在此一并表示謝謝。
在本書的編撰過程中,我們研讀了國外外許多學者和專家的著作,并借鑒了其中部份內容,在此謹向她們表示深深的歉意!本書編撰之時,正值新《企業財會準則》(財政部2006年2月15日施行)推行及所用的“用友”、“金蝶”等財務硬件更新之時,編者其實力求做到用書撰寫的及時性、準確性,但畢竟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請求讀者批評見諒。...
編者
2007年7月
題記:會計專業是一門一直有廣泛社會需求的專業,無論是企事業單位還是行政機關,也無論是國有、集體還是民營單位,哪行哪業都離不開財會。我們編輯出版的高職高專會計專業系列規劃用書會計基礎教材電子版,以教育部擬定的《高職高專教育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為指導,以傳統的財會理論為基礎,同時貫徹國家最新的新政、法規和要求,與國際慣例相悖,融匯經濟學、管農學、法學、數學、寫作和數學等多學科知識,結合現代計算機技術及網路的實際應用,使師生系統地學習和把握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實用技術,達到具備從事財會業務、財務管理所必備的專業知識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套系列規劃用書的培養目標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還要,具備較強的財會職業能力,又具有管理、經濟、法律和財會學方面的知識,德、智、體、美榮獲全面發展的,從事財會業務、財務管理等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本套系列規劃用書教學的基本要求是:使師生系統地把握財會學、管農學、經濟學和相關的國外外法律法規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步驟;把握財會學的定性、定量剖析方式和電算化方式,具備剖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熟悉國外外與財會工作相關的方針、政策、法規和國際慣例,提高法制理念,培養職業道德;能閱讀本專業的英語資料,并具備一定的數學據說能力,德語應用能力達到適應財會工作崗位的要求;才能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和職業資格統一鑒別考試并榮獲相關證書。
國家教育部等七部委下發的《關于逐步推進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總體上看,職業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的薄弱環節,一些地方和部委在統籌人力資源開發中仍存在著忽略技能人才培養和使用的傾向,在統籌各種教育發展中仍存在著忽略職業教育的傾向,推動職業教育變革與發展的舉措還不夠有力。一方面生產服務一線技能人才非常是高技能人才嚴重短缺,廣大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和創業能力與勞動力市場需求有較大差別;另一方面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眾多困難,人才培養的數目、結構和品質還不能挺好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還要。”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應當推進高職高專教育的變革,著力做好高職高專教育規劃用書的建設,強化文字用書、實物用書、電子網路用書的建設和出版發行工作。在推進變革,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推出一批具備我國高職高專教育特色的高品質的用書,并產生優化配套的高職高專教育用書機制。..
因此,我們組織了全省20多所高職高專高校教學第一線的骨干班主任和從事高職高專教改與教研工作的學者、學者,在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當前高職高專教學實際還要出發,充分考慮勞動就業與市場需求,同時又與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相銜接,編輯出版了這套高職高專會計專業系列規劃用書。全套用書共26本:1.《基礎財會》2.《成本財會》3.《財務財會》4.《管理財會》5.《行業財會比較》6.《會計電算化》7.《財務管理》8.《投資與理財》9.《財務報告編制與剖析》10.《統計學》11.《審計學》12.《貨幣中行學》13.《經濟學原理》14.《管農學》15.《經濟法總論》16.《稅法》17.《經濟應用物理》18.《財經應用寫作》19.《財經數學》20.《基礎財會模擬實訓教程》21.《成本財會模擬實訓教程》22.《財務財會模擬實訓教程》23.《管理財會模擬實訓教程》24.《企業財會綜合模擬實訓教程》25.《財務管理模擬實訓教程》26.《納稅業務模擬實訓教程》。本套用書是高職高專師生邁向社會,實現零距離上崗不可多得的教科書,同時也適宜作為社會力量辦學機構與人才輪訓機構的輪訓教材,還可供社會僑界從事會計專業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與先前傳統用書相比,本套用書具備鮮明的特色:
首先,充分反映了當代會計專業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的最新成果,融匯了國家最新出臺的相關新政和法律法規,尤其貫徹了國家財政部2006年2月公布的39項企業財會準則和48項注冊財會師審計準則與2006年8月公布的企業財會準則應用手冊征詢意見稿的文件精神,貫徹了全省人大和國務院2006年最新出臺實施的一系列法律法規,使會計專業的教學與國家財會、審計機制的建設同步。
再者,在內容和機制上切合高職高專教學實際,符合培養目標與財會工作崗位的要求。本套用書設置了基礎理論、模擬實訓和例題解惑三大模塊。每位模塊既是用書的有機組成部份,又是相對完整而又獨立的單元,以便組織教與學,既具備綜合性又具備針對性。
再度,為了培養既有文化基礎和專業理論知識,又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本套用書兼具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既選集“必需、夠用”的理論內容,又融入足夠的實訓內容,把培養師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置于突出的地位,提高了高職高專教育的應用性和實踐性。
最后,按照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實際還要,利用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樣例、案例,促使對概念、方法的理解,提高了設計性、綜合性試驗,進一步產生了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機制。在撰寫過程中,編者借鑒和吸收了國外外學者專家的最新科研成果,同時也參閱了大量相關書籍和資料,在此謹向原作者表示深深的歉意!
因為編者水平有限,加之撰寫時間匆忙,書中疏失之處在所難免,請求學者、同行和廣大讀者批評見諒。...
唐靜
高職高專會計專業
系列規劃用書編委會書記
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