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學于5月12日在北京舉辦了一場校園開放日和高招咨詢會,時間為10日。據悉,該校2025年對5個招生專業類別進行了全面升級,并且針對全國普通類專業的錄取,實行了“零調劑”和“保專業”政策,以確保考生能夠順利選擇心儀的專業。
記者獲悉,本年度學校著重推進“寬口徑、厚基礎、強交叉”的人才培養模式,對理工科招生專業進行了優化調整。具體而言,將學科性質相似、特色優勢相近以及熱門程度接近的理工類招生專業整合為自動化、電子信息、計算機、交通運輸以及理科試驗班五個招生專業類別,并面向全國范圍進行招生。
學校在增設了交通運輸、系統科學與工程、新聞傳播學以及建筑學等四個特色班級之后,不斷致力于構建“1+4+5”的頂尖人才培養體系;其中“1”指的是詹天佑試點班,該班級專注于“智慧交通”這一頂級學科領域,致力于構建本碩博無縫銜接的頂尖人才培養試驗區,旨在培育出智慧交通領域的科技領軍人物。滿足學校基本保研標準的同學北京交通大學錄取分數線,無需按照成績排名設定比例,即可直接獲得在本校攻讀博士學位的資格。“4”指的是新建立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經濟管理試驗班、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等基礎學科的高水平基地班。該學院設立有五個旨在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和學科前沿需求的特色班級,包括交通運輸、茅以升班、系統科學與工程、新聞傳播學以及建筑類等,這些班級的學生若滿足保研的基本要求,其保研率可高達百分之百。
學校新設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車輛工程以及國際新聞與傳播等五個緊俏招生專業,這些專業涵蓋了自動化、計算機以及新聞傳播學三大領域。
學校提供了人工智能等多樣化的微專業課程,學生在修讀主修專業的同時,可以同步選擇這些微專業進行學習。每個微專業都設有6至10門的核心課程,總計約12至20個學分。授課方式包括周末以及夏季學期,采取線上和線下等多種形式。只要學生所有課程成績均達到合格標準,即可獲得“北京交通大學微專業證書”。
關于專業轉換,學校實施了“轉出無門檻,轉入需考核”的規則(藝術類及中外合作辦學等特定類型的學生不在此列)。學生們享有兩次轉專業的申請機會,分別是在大學一年級下學期和二年級上學期,且每人最多只能成功轉專業一次。北京校區與外方合作的教育項目中,學生若需在專業間進行轉換,以及威海校區除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以外的其他專業學生,均需遵守雙方院校的學籍管理規范北京交通大學錄取分數線,并依照既定的專業轉換流程進行操作。此類學生不得申請跨校區進行專業轉換。
學校新設了交通運輸(中外合作辦學)這一專業,目前共有9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在招生,這些專業分別設立于北京校區和威海校區。這些專業的畢業生將獲得由北京交通大學頒發的畢業證和學位證,證書上不會標注“中外合作辦學”或“威海校區”的字樣。而在威海校區就讀的學生,其學籍和戶籍管理都由北京校區負責。該合作辦學項目涉及的中外雙方合作伙伴均來自英語國家,其中授課語言幾乎全部為英語,且專業課程所使用的教材也是全英文的。
在2025年校園開放日暨高招咨詢會當天,我校各學院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在活動現場為考生及家長提供了解答服務。此次活動中網校頭條,有60多所來自京內外的一流及重點院校參與了進來。這一活動吸引了北京及周邊地區3000多名的考生及家長前來咨詢和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