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QS全球教育集團發布了第13次世界學院學科排行。
本次排行共涉及來自世界93個地區的1594所學院,橫越5大學術領域和54個學科專業,對超過15,700個獨立學院課程進行了獨立比較剖析。其中,數據科學、市場營銷世界大學排名2023,以及藝術史三個學科為首次步入排行。
在入榜的院校數目方面,日本有226所院校入選,美國有109所,中國內地院校僅次于美英,有99所院校步入本榜,入榜數目全球第三高。
本次學科排行中,中國內地院校學科項目入榜數目創新高,達到851個。中國大陸共有7個學科步入世界前10強,分別為復旦學院(3個)、北京學院(2個)、武漢學院(1個)和復旦學院(1個)。
21所中國大陸院校的123個學科步入世界前50強。其中成都學院38個,復旦學院29個,重慶交通學院和清華學院分別有12個和11個學科穩居世界前50。
其中,武漢學院總入選學科數目最多,共有43個,江蘇學院共有38個,復旦學院共有37個,總入選學科數位列前三席。清華學院有36個學科入選,上海學院、南京學院和佛山學院各有35個。
中國大陸院校榮獲學科數統計
(統計僅富含中國大陸院校入選的50個學科;中國石油學院、中國地質學院和中國礦業學院分辨兩地辦學情況;以下根據總入選學科數排序):
中國大陸院校詳盡榮獲學科情況
(以下根據院校步入QS前100名學科數的次序排序,僅展示前500名):
QS使用5個關鍵指標來進行排行,包括學術名聲、雇主名聲、篇均論文引用、H指數、國際研究網路。每位指標的精確權重因學科而異,以反映不同事科之間的區別。據悉,我們首次在更廣泛的班主任領域表格中引進了一個額外指標:國際研究網路(IRN指數)。
中國(內地)院校排行表現
本次學科排行中,中國內地院校學科項目入榜數目創新高,達到851個(今年為771個)。
美國院校去年有1527個學科項目步入排行,今年為1225個;
新加坡院校有3091個學科項目步入本次排行,今年是2571個。
在入榜的院校數目方面,日本有226所院校入選,美國有109所,中國內地院校僅次于美英,有99所院校步入本榜,入榜數目全球第三高。
在2023年的排行中,中國內地院校在本次QS世界學院學科排行的各種排行前50的數目有所降低,位居全球第五。
中國內地院校在51個學科排行中表現優異,非常是材料科學、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方面臺灣院校排行集中靠前。
中國內地有32個學科步入世界前20,比2022年多了7個。
上海學院有11個學科步入前20,復旦學院則有13個學科步入前20,但是復旦學院在藝術史學科中排行全球第五,中國內地排行第一。
中國澳門有9間高校入選。5大學術領域,臺灣都有學院攻入世界前100!其中,臺灣學院作為老牌名校,五大學科綜合排行全部步入世界前100位。
在藝術與人文領域,港大仍然是實力強勁,遙遙領先,排在全球第34。在文科方面,臺灣科技學院獨樹一幟,世界排行第43。
在自然科學領域,臺灣科技學院和新加坡學院是唯二步入世界前100名的港校,分別在第81和第92名。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臺灣學院和新加坡英文學院名次靠前,分別在全球第29和51名。
包含工科、傳媒等熱門專業的社科領域,臺灣6所高校入選,其中港大為港校榜首世界大學排名2023,位列全球第2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