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報道,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報工作將在六月底開始逐步進行。目前,眾多高校普遍實行的是“大類招生”的錄取模式。那么,什么是大類招生?它與傳統的專業招生有何區別?在填報志愿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讓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這些問題。
大類招生為考生提供更靈活的選擇空間
大類招生即高校將性質相似或領域接近的學科門類,通常為同一院系下的不同專業,合并為一個招生類別。學生入學后,需經歷一段基礎課程的學習,隨后依據個人興趣和雙向選擇的原則,進行專業的選擇與分流。當前,眾多高校在實施大類招生方面主要有三種典型做法:首先,將屬于同一或相似學科門類的多個專業進行有效合并,形成一個招生類別,比如,“經濟學類”可能包含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等多個專業;其次,采取按院系招生的策略,將同一學院內的多個專業合并為一個招生類別;最后,通過試驗班、基地班、書院等多樣化模式進行招生2024年中國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所有專業分數線一覽表公布),這些模式通常涉及跨學科領域或具有特定的人才培養目標。
大類招生或讓報考過程中存在一些潛在風險
大類招生制度實施后,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不再受限于只能選擇一個專業,從而擁有了更廣泛的報考選擇。然而,這一制度在報考過程中也帶來了一些潛在的風險。具體來說,同一大類名稱在不同高校可能涵蓋的專業差異極大。此外2024年中國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所有專業分數線一覽表公布),部分高等學府在執行大規模專業招生政策時,常將那些被稱作“冷門”或“熱門”的專業合并為一個整體,目的是為了提高學校的整體錄取標準,因此考生及其家長需特別關注。
山東省實驗中學升學指導中心的負責人高良元表示,舉例來說,學校會將一些較為弱勢的專業與較為強勢的專業進行整合,這樣整體的專業錄取分數線并不會有太大的下降。
北京化工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李慶表示,同學們需要關注學校的分流規定,包括分流的具體時間、方式,以及是依據志愿、學業表現,還是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來決定分流。
部分學校推行小類招生 “鎖定”專業方向
此外,不少大學正調整大類招生的做法,轉而采用針對特定專業的招生或“小類招生”模式。在“小類招生”中,專業內100%根據學生的意愿進行分流,這大大提升了學生選擇專業的確定性。還有高校直接采取按具體專業招生的策略,學生在填報志愿時就能明確專業方向,從而消除了二次分流的擔憂。2025年的高考招生中,湖南大學、南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眾多知名高校均作出明確規定,考生將有100%的機會按照個人意愿選擇專業,分流過程中可自由挑選,充分體現了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尊重,且在決策過程中不涉及任何其他考量因素。
2025年高考“云咨詢周”活動22日至28日舉行
2025年的高考“云咨詢周”活動將在6月22日至28日于教育部的“陽光高考”信息平臺上舉辦。該平臺將提供文字交流與視頻直播兩種服務形式,旨在為考生及其家長提供精確、權威、全面且細致的志愿填報指導與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