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招生簡章原文:
為全面執行全國教育大會的指導思想,切實推進《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14〕35號)的落實,滿足國家在重大戰略層面的需求,強化對基礎學科領域頂尖創新人才的選拔與培育,經教育部正式批準,我校啟動了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項目(以下簡稱“強基計劃”),旨在探索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挑選出一批懷揣志向、充滿興趣、具備天賦的青年學子進行專項培養,為我國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優秀后備力量。
一、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在我校實施強基計劃的招生省份,凡符合2024年普通高考報名資格,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恪守紀律法規、誠實守信,具備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人格完善、身心健康的,以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對所報考的基礎學科抱有志向、興趣和天賦,且擁有強烈的職業興趣、科研抱負和吃苦耐勞精神的,有意投身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且綜合素質卓越或基礎學科成績優異的高中畢業生,均有資格申請報名。
申請報名考生分為以下兩類:
該類考生具備出色的綜合素質,且在高考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此處所指成績未包含任何政策性加分)。
第二類考生在基礎學科領域表現卓越,他們在我國數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以及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等五項重要學科競賽中榮獲全國決賽二等獎或更高榮譽。
二、招生專業及計劃
我校在招生過程中,充分依托于相關專業領域的優勢以及學校的辦學特色,精心挑選了哲學、漢語言文學(專注于古文字學領域)、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學以及地球物理學等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具體到各專業的招生類別和選考科目要求,具體如下:
具體分省招生計劃以我校強基計劃報名平臺公布為準。
三、報名方式與選拔程序
(一)報名時間和辦法
2024年4月10日至30日期間,考生們可訪問“武漢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進行網上報名,需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值得注意的是,報考武漢大學強基計劃的考生不得同時申請其他高校,但每人最多可申請我校在生源省份設有強基計劃的同一學科類別下的3個專業。
(二)考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
(三)考生確認
考生需于2024年6月10日至20日期間,登錄“武漢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進行考試確認,并簽署承諾書。若考生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考試確認或承諾書的簽署,將自動喪失參加我校強基計劃考核測試的資格。對于已入圍且確認參加我校強基計劃考核測試,卻無故放棄的考生,我校將向其生源地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進行通報,并將相關情況如實記錄在誠信檔案中。
(四)入圍學校考核測試辦法
針對第一類考生,其高考分數必須滿足生源省份設定的第一批本科錄取的最低標準(對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則參照該省所確定的特殊類型專業最低錄取標準,其余情況同理;以下簡稱為一本線),并且,在生源省份的強基計劃中,我校各專業的招生計劃將不超過5倍,我們將根據考生的高考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篩選出參加學校考核測試的候選人名單(若出現分數相同的情況,則一并納入),確保選拔的嚴格性和公正性。參加了多個專業報考的考生,其參加學校考核測試的資格將依據“高考成績優先”的原則,最終確定一個特定的專業。
對于第二類考生,只要他們的高考分數觸及生源省份的一本錄取分數線,便可直接進入我校的選拔測試環節,無需占用第一類考生的選拔名額。那些報考了不止一個專業的考生,在參加學校選拔測試時,應以他們最初填報的專業作為唯一參評的專業。
(五)學校考核測試
我校的選拔評估過程包括體育測評和綜合能力測評兩個部分,具體的測評計劃將在入圍的考生報名參與測評之前予以公開。按照既定計劃,我校的測評工作將在2024年7月1日之前順利完成。
體育測試包括坐位體前屈和立定跳遠兩個項目,依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高三畢業生評價指標)進行,具體內容請參考附件。因身體殘疾或患有重疾等狀況,無法參與體育測試的考生,可憑借相關醫療證明免除體育測試要求。其他考生必須參加兩項測試。體育測試的分數不會影響錄取的排名,只需達到合格標準即可。若考生在任一測試中未能達標,將喪失參加綜合能力測試的資格。對于因突發疾病無法參加體育測試的考生,可持二級甲等及以上醫院的病歷,辦理延期測試的手續。被錄取后,新生在報到前需先參加測試并確保合格,方可完成新生報到手續。
綜合能力測試針對不同專業分別實施。它以“對專業領域抱有志向、濃厚興趣及天賦,并決心為國家進步作出卓越貢獻”為選拔準則2024年武漢大學絡教育學院錄取分數線(所有專業分數線一覽表公布),綜合考生的全面素質檔案,著重評估其識別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邏輯推理等思維技能,以及對科研工作的熱情。該測試總分為100分,評估形式包括筆試與面試。
如遇不可抗力因素,招生流程所作調整,將另行通知。
(六)錄取辦法
我校將以考生綜合成績為依據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1.考生綜合成績合成辦法
綜合成績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2.確定錄取名單
針對第一類考生,依據我校在生源省份實施的強基計劃招生方案,我們將依據各省各專業的綜合成績排名,優先選取優秀者進入強基計劃的擬錄取名單。若考生綜合成績相同,則將參考學校組織的綜合能力測試成績,以成績較高者優先錄取。
針對第二類考生,若其綜合成績達到與該省第一類考生最低錄取分數線相同,則將依據學校綜合能力測試成績的優劣來挑選錄取名單,而這一錄取計劃并不會占用各省第一類考生的名額。
7月5日之前,學校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已對擬錄取名單進行了審定和批準,隨后該名單報送至各省級招生辦公室進行審核,并已著手辦理相應的錄取手續。
我校將在本科招生網站上公布分省分專業的錄取規則。一旦考生被正式錄取,他們將不再參與本省(區、市)的高考志愿錄取流程;而對于未被錄取的考生,他們依然可以按照常規流程參加本省(區、市)后續各批次的高考志愿錄取。
四、培養方案
強基計劃選拔的學生將進入獨立編設的班級,采用小班化教學模式,配備首席教授,推行燭光導航項目,并安排知名教授進行“一對一”輔導,以指導他們的學習和科研工作。
學校將實施分階段評估和靈活的調整補充策略,針對強基計劃的學生。在本科二年級結束時,將組織專家對這些學生進行評估,評估結果不合格的學生將被調整至相應專業的普通班級。如有名額空缺,學習成績優異且表現突出的普通班級學生可申請轉至強基計劃班級。強基計劃的學生在完成本科階段的相關課程并滿足轉段條件后,將依據相關規定和流程直接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
學校將致力于加強本科生與研究生階段強基計劃學生的過渡工作,對那些符合培養標準的強基計劃學生,將實施本研銜接的培育計劃。在研究生階段,學生主要在其強基計劃所屬的基礎學科專業接受教育,同時,部分學生還可依據培養方案,在高端芯片與軟件技術、智能科技、新材料研發、先進制造業以及國家安全等關鍵行業,以及國家急需人才的文學、歷史、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接受跨學科的培養。本研銜接專業范圍及名額以轉段當年學校公布的工作方案為準。學校全面審視本科、碩士、博士各階段的學習與科研活動,以學術研究為紐帶,致力于培養頂尖的、具有創新能力的學術人才,不斷改進和完善本科至博士階段的培養計劃;同時,學校推動教育與科研的緊密結合,優先讓強基計劃的學生參與到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實驗室、前沿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機構的相關科研項目中。
學校將通過多種途徑拓寬強基計劃學生的國際交流學習渠道,確保出國交流所需的經費得到優先保障;著重于能力提升,致力于培養在國際基礎學科領域具備頂尖水平的人才,同時在獎學金評定等方面給予優先待遇。
學校致力于深入研究和實施人才培養改革的新策略,并設立典范。對每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學校將設立個人成長檔案,持續關注其培養與發展進程,依據質量評估和反饋信息,持續優化培養方案和模式。同時,學校強化學生的就業教育和輔導,努力向關鍵領域輸送高水平的后備人才。
五、其他說明
關于學生綜合素質檔案的建立,已在省級層面構建統一信息平臺的省份,其教育行政部門將直接將相關信息上傳至強基計劃的報名系統中;而對于尚未建立此類平臺的省份,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需首先收集匯總本地區各中學報考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然后統一上傳至報名系統。在此過程中,學校不對報考的考生提出額外提供相關材料的請求。
我校將對在考核過程中作弊的學生采取嚴厲措施,包括剝奪其參加強基計劃報名、考試及錄取的資格,同時將相關情況報告給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此舉還將導致該生當年高考報名、考試及錄取資格的喪失,并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決定是否給予其未來3年內不得參加國家教育考試的處罰。對于已入學學生,將依據教育部及我校的規定取消其學籍,若在畢業后被發現作弊,將取消其畢業證和學位證。
(三)在強基計劃學生完成入學手續并開始本科階段學習后,不得申請轉至其他專業。若學生選擇退出強基計劃或因不符合培養要求或需按規則退出的,需遵循學校的相關規定,退出強基計劃,并轉至相應專業的普通班級繼續學習。
(四)若舉辦線下考試活動,考生自行承擔赴校參加測試的交通和住宿費用,同時必須支付相應的考試費用。
(五)學校未曾授權任何個人或中介機構負責強基計劃及類似考試招生活動的組織工作,且未曾舉辦任何培訓性質的活動。
六、監督保障機制
我校的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在武漢大學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由武漢大學招生辦公室承擔了具體工作的組織與執行。在執行本簡章的過程中,我校確保了招生信息的透明公開,選拔方法的公正性,錄取標準的公開公示,以及錄取結果的公平公正。
我校將對參與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執行入學資格的復核流程,對于不符合入學條件的學生,將依照教育部的具體規定進行處理。
武漢大學在實施強基計劃招生過程中,全面接受學校紀檢監察部門的持續監督2024年武漢大學絡教育學院錄取分數線(所有專業分數線一覽表公布),同時亦對外開放,接受社會各界人士的監督。
七、咨詢方式
(一)武漢大學招生辦公室
地址:武漢大學本科生院樓南205、206室
咨詢電話:
郵箱:
武漢大學本科招生網:
(二)各培養學院咨詢電話
文學院:(李老師)
歷史學院:(王老師)
哲學學院:(程老師)
數學與統計學院:(胡老師)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徐老師)
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何老師)
生命科學學院:(吉老師)
基礎醫學院:(李老師)
電子信息學院:(教學辦)
八、本簡章由武漢大學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武漢大學招生辦公室
2024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