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申請武漢大學2024年研究生暑期學校和博士生論壇資助項目的通知
各研究生培養單位:
根據《武漢大學關于新時代加快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武大資[2023]19號)和《武漢大學關于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基礎學科博士研究生人才培養計劃》(吳大學研字[2023]19號)2023號8)文件,為進一步拓寬研究生學術視野,激發創新思維,提高培養質量2024年武漢大學考研論壇,學校鼓勵各培養單位積極申請研究生暑期學校和博士生論壇資助項目。現將申報工作相關要求通知如下:
1. 暑期學校
(一)暑期學校原則上在2024年夏季舉辦,一般持續5-10天。
(二)招生對象為校內外優秀研究生2024年武漢大學考研論壇,招收正式生人數50-100人(以在校生為主,適當比例校外生)。培養單位要結合暑期學校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考察,吸引優秀碩士生來我校報考博士研究生。
(三)鼓勵聘請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作為暑期學校教師。
(四)課程設置主要由學科研究方法論課程、學科前沿課程和拓展訓練課程組成(不含單位普通研究生課程和實踐訓練課程)。
(五)鼓勵跨學科或跨學科的暑期學校。
(6)每門暑期學校課程可計2-3個學分。研究生參加暑期學校并通過考核后,將獲得結業證書和成績證書。獲得的學分可以用來抵消相關課程的學分。
2.博士生論壇(包括博士生學科論壇和博士生跨學科論壇)
1. 博士學科論壇
各學科可以根據本學科領域的熱點問題,組織博士生學術交流活動,并邀請其他高校相關學科的博士生參加。
對象:本學科領域優秀博士生
組織形式:一般有專題報告、研究生報告、學術沙龍、論壇論文集、國內外高水平專家點評等。
療程時長:一般2-3天(不包括辦理入住和退房時間)
會議規模:正式代表不少于50人(以校內博士生為主,適當比例的校外代表)
2. 博士生跨學科論壇
鼓勵兩個以上培養單位聯合舉辦博士生跨學科論壇。跨學科論壇要體現學科的互動性,充分發揮學校的多學科集群優勢和交叉優勢,聚焦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對高層次復合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吸引不同學科的博士生入校校內外、海內外參與,就關系國家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科技、民生、社會等問題進行學術討論。有后續發表論文及其他成果者優先。
招生對象:相關學科優秀博士生
組織形式:一般有專題報告、研究生報告、學術沙龍、論壇論文集、國內外高水平專家點評等。可設立多個分會場。
療程時長:一般3-4天(不包括辦理入住和退房時間)
會議規模:正式代表不少于60人(以校內博士生為主,適當比例的校外代表)
三、申請要求
1.各項目申報期限為2024年1月22日至2024年3月17日,申報材料電子版(詳見附件1、2、3)發送至郵箱:和論文版本提交至研究生院(當代樓A405梁老師辦公室,電話: 。
2.各培養單位要結合本單位研究生培養實際情況,廣泛調動導師和研究生參與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活動的積極性,根據特點確定申報項目類別和主題學科優勢,結合學術研究熱點和前沿問題。 。原則上,依托省級以上重點學科應用,各培養單位有針對性地推薦應用項目(原則上最多推薦1個暑期學校項目,最多2個博士論壇項目)原則上推薦)。鼓勵校內培訓單位聯合申請。跨學科學術交流項目。
3.研究生院對所有申請項目進行匯總,根據項目可行性組織專家進行評審,擇優確定最終資助項目名稱、資助金額等。
四、相關要求
1、各資助單位要認真組織項目實施,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和宣傳工作,并在活動舉辦前及時在網上發布相關信息。
2、資助經費根據各培訓單位提交的預算和具體申請審批,不足部分由主辦單位自籌。各資助單位應嚴格執行項目申請表中的活動計劃。未能實施資助計劃的,將扣除資助費用。
3、各資助單位應根據學校資金使用進度要求,推動項目資助資金的使用。報銷活動費用時,須提供我校財務部門規定范圍內的有效收據。補助資金主要用于宣傳辦公、聘用校外教師、印刷材料、交通住宿等。聘用校外教師的費用不超過經費總額的30%,學生補貼和餐費等。不予報銷。
4、各資助單位應在項目完成后30日內(遇節假日順延)和學校經費報銷期限內,憑我校財務處規定范圍內的有效票據辦理全部報銷手續。
5、各資助單位應在項目完成后一周內向研究生院提交總結報告及其他證明材料(包括日程安排、教師名單、學生名單、調查表等)。
6.研究生暑期學校和博士生論壇活動必須遵守國家和學校疫情防控相關規定。
特此通知
武漢大學研究生院
2024 年 1 月 22 日
附錄:
1.武漢大學研究生學術交流平臺項目申請表(武漢大學研究生暑期學校).doc
2.武漢大學研究生學術交流平臺項目申請表(武漢大學博士生學術論壇).doc
3.武漢大學研究生學術交流平臺項目匯總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