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次:
八年級學生必須參加地理、生物和信息技術考試
合肥市2019年中考文化課程仍按全省統一命題考試科目和分數。 其中,九年級中考科目涵蓋道德法治、語文、數學、外語、歷史、物理、化學等。 學科成績為: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含聽力30分)、道德與法治歷史結合150分、道德與法治歷史結合150分。物理和化學的結合。 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實行閉卷考試。 漢語考試允許使用正版學生詞典。 道德與法治和歷史考試允許使用教科書和其他相關材料。 所有科目考試均不允許使用計算器。
根據《安徽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皖教基[2017]21號)和《關于認真組織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通知》安徽省教育廳《考試辦法》(皖教績[2019]4號)要求,今年我市首次組織八年級生物實驗操作考試、地理與生物考試、信息技術考試等三項考試今年的時間。 其中,學科成績為:地理40分,生物50分(其中實驗操作測試10分),信息技術30分。 地理采取閉卷考試; 生物學采取閉卷考試和實驗操作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其中實驗操作考試為必修課; 信息技術采用計算機化考試。
部分考試科目和分數由合肥市統一,具體為九年級體育和科學實驗操作,其中城市體育60分安徽中考語文考試允許使用字典,科學實驗操作10分; 各縣(市)的體育、科學實驗操作科目成績由縣(市)教育主管部門確定,還有外語口語考試,城市外語口語考試為5分(不計入總分)。
考試時間:
6 月 14 日至 16 日
今年,合肥市初中九年級學生中考仍于6月14日至16日舉行。 九年級語文考試時間為6月14日上午8:30至11:00,物理、化學考試時間為下午15:00至17:00。 6月15日上午8:30-10:30數學,下午15:00-17:00道德與法治與歷史,6月16日8:30-10:30英語; 八年級學生地理和生物必考 考試時間為6月17日。 信息技術考試時間為6月17日后一周。 考試形式為現場考試和網上考試,每節時間為30分鐘。 考試時間安排和考試場次由縣(市)區根據學生人數確定。 在規定時間內組織、安排。
中考成績:
八年級考試項目將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依據
中考成績方面,統一考試成績與分數、成績一起呈現。 其中,省統一命題考試科目級別:城市地區分為12個級別:A+、A、A-、B+、B、B-、C+、C、C-、D+、D、E等。各級別按A+級5%、A級5%、A級-10%、B級+10%、B級10%、B級-10%、C級+10%、C級10%、級劃定了 C-10%、D 級+10%、D 級 5% 和 E 級 5%。 物理、化學、倫理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合為一科,呈現分數和等級。 信息技術考試分為四個級別:A、B、C 和 D。
城市體育與科學實驗操作考試分為甲、乙、丙、丁四級。體育考試:60-54分為A級,53-48分為B級,47-42分為B級。科學實驗操作考試:10-9分A級,8-7分B級,6-5分C級,4-0分分為D級。
九年級體育和科學實驗操作考試成績計入中考總成績。 2019年普通高中招生最低分數線包括體育和科學實驗操作考試成績。
城市外語口語考試成績不計入總成績,而是作為同總成績錄取普通高中的依據。 八年級地理、生物(含實驗)、信息技術等學科畢業考試成績不納入高中錄取評分科目,作為初中畢業和綜合素質評價的依據之一。
指標到達學校:
就讀省級示范高中指標學生比例不低于85%
2019年省級示范高中招生比例不低于85%,按照學生喜好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 省級示范高中招生不設最低錄取控制線。 “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實行100%指標分解。就學指標原則上按照每所初中實際就讀、就讀三年、已畢業的畢業生人數進行比例劃分。報名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同時,嚴禁將指標分配與初中升學率掛鉤。 對農業轉移人口等特殊政策情況,各縣(市)教育主管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規定,經當地人民政府同意后公布實施。 要加大對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的宣傳力度,對錄取學生落實政策要求安徽中考語文考試允許使用字典,引導學生就近入學,合理分流學生。
此次公布的《方案》還對合肥市學業水平考試改革、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和招生錄取辦法改革制定了時間表。
學術能力測試改革
學業水平考試改革將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七年級學生開始全面實施,《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方案》規定的13門科目全部納入考試范圍。
其中,省統考科目有語文、數學、外語、倫理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等10個科目(其中物理、化學、生物含實驗操作) ,由省教育廳實行統一命題、統一試卷、統一考試時間。 根據《安徽省教育廳關于認真組織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通知》(皖教績[2019]4號)要求,目前在校就讀八年級學生將參加地理、生物考試2019年6月17日考試。全省學生統一考試和信息技術考試將于6月17日后一周舉行。生物實驗操作考試另行規定。
目前在校九年級學生學業水平測試將按原辦法進行。
2020年九年級畢業生全省統一學業水平考試按照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皖教機[2017]29號)執行。 21)及相關改革規定。 市級統一的體育健康和科學實驗操作考試方法及評分方法與2019年政策一致。
綜合素質評價改革
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七年級學生開始,全面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根據省教育廳《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和《工作指南》的要求,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從道德法治、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客觀記錄學生的成長歷程。 全面發展和個性優勢。 通過安徽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臺學生空間“成長記錄系統”,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定期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結果以文件報告形式呈現。
目前在校九年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按照合肥市教育局合教[2018]93號文件進行。
2020年畢業九年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省級示范性高中自主招生依據之一。 探索實施以評價結果作為省級示范高中自主招生依據的改革。
招生及招生方式改革
根據省統一部署,原則上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七年級學生(即2019年秋季入學的六年級學生)開始,實行按學歷層次招生的方式初中考試成績與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實施。 調整錄取評分科目構成,積極研究采用“4(語文、數學、外體)+6(政治、歷史、地理、生物)+1(綜合素質評價)”模式。 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一個學科,其結果以分數或等級的形式呈現。 改革招生錄取辦法,研究探索實施總分錄取法、年級分類排序法、“分數+年級”錄取法等。
2019年,合肥市將省級示范高中特殊人才招生計劃納入自主招生計劃,在合肥一中選取15所省級示范高中開展自主招生試點。 自主招生計劃與2018年特殊人才計劃招生人數基本一致,招生類別不變。 自主招生計劃原則上不超過學校當年招生計劃的5%。 各招生學校應當通過門戶網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會公布招生名單。
2020年九年級招生政策原則上保持穩定。 具體政策以2020年公布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中招生實施方案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