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前,成都50名校長將前往江蘇等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省份進行臨時培訓。 在那里,他們將接觸到一個新的學期——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從北京、天津、安徽、浙江、江蘇等課改省市的經驗來看,這個新生事物將完全取代現行的中考制度。 更重要的是,它在這些省市的高考(論壇)招生中占有一席之地。
這一共同經驗很可能在2013年四川新課改和高考改革中得到借鑒。現在的問題是,它會在四川高考中占據多少“地盤”?
關鍵詞1
“會考”成為高考門檻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與四川省現行高考有共同之處,都是統一考試,作為高中生畢業的依據。 兩者之間存在差異。 例如,全國高考的成績以分數的形式體現,而學業水平考試的成績則大多以成績的形式體現。 其中,各省劃分等級的標準有所不同:廣東根據分數確定等級,85至100分為A,70至84分為B……江蘇將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分為選修課和必修課科目。 其中,必修科目成績只有ABCD四個級別,選修科目則根據考生成績按比例換算。 成績前5%為A+,接下來的成績為A、B+、B、C、D。
在廣東,學生必須在三門指定學術能力測試科目中達到C或以上才有資格申請重點大學。 安徽規定,應屆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各科成績必須達到C級以上,方可考入普通高等學校開設兩門以上本科課程。 學業水平測試無疑在江蘇高考中具有最高地位,這也使得江蘇高考招生充滿波折。
江蘇:北大狀元只因B+落選
2008年夏天,北大文科狀元落選的消息一夜之間傳遍南京街頭。
汪涵語文136分,數學143分,英語105分,附加分38分,歷史A+,政治B+。 按照前三科總分,他是2008年南京市文科狀元。但汪涵考不上北大,南京大學不錄取他,連四川都考不上大學...
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 B+。
2008年,江蘇省新課改高考模式為“3+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 學業水平考試包括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7個科目。 考生只能選擇歷史、物理中的一門,并選擇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科目中的一門作為選修科目。 其余5門科目為必考科目。
兩門選修課的成績至關重要。 如果考生想申請本科課程,兩門選修科目都必須達到B級或以上。 在此基礎上,各高等學校根據自身情況,對考生選修科目提出成績要求。
北京大學要求兩個A+; 清華大學要求1個A+和1個A; 南京大學要求兩個A; 四川大學要求兩個A……“我所知道的知名大學幾乎都要求兩個A以上。” 南京大學招生工作人員說道。
北大的2A+要求卡住了狀元王涵,而2B的要求卡住了64%的江蘇考生。 據統計,2008年江蘇省參加高考的人數為50.8萬人,其中只有2B考生,占總人數的36%。 在64%不具備申請本科院校資格的考生中,本科以上成績的不乏其人。 他們還得到了特殊的數字——“高分低年級學生”。
“很多學生和家長已經習慣了按成績錄取的高考模式,他們對這個事實完全無法接受。”南京金陵中學副校長說。 據媒體報道,不少“高分低分生”及其家長指責江蘇將受教育機會讓給成績一般、不偏科的學生,是“劫富濟貧” 。
江蘇省在2008年高考期間不得不對招生進行臨時調整。 2B 要求已降低。 江蘇省教育廳負責人隨后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實際操作中,部分高校征集平行志愿者的成績要求被下調至1B1C。
汪涵最終考入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招生辦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并不看重汪涵的狀元身份。 “我們不認為他是第一學者。” 該工作人員表示,選擇的考試科目是用成績來表示的。 汪涵只有除了語文和數學之外的三科總分最高。 如果把選考科目的成績換算成分數疊加起來,“也許他的語文和數學成績沒有比他低的考生,但選考科目卻有兩個A+的成績。” 南大最終態度軟化,“因為高考必然要改革。 高校作為高考改革的主要推動者,有義務幫助教育部門化解矛盾。”
2009年江蘇高考計劃也相應進行了微調。 只有2B學生才能參加本科課程的限制最終被取消。 雖然選修科目的考試等級要求仍然由高校自主確定,但高校吸取了過去的教訓,在選擇高分生還是高水平生方面變得更加謹慎。 清華大學采取了靈活的做法。 高考招生中,對于成績特別優秀的學生,經清華大學和江蘇省教育考試院批準,適當放寬選修科目和考試級別要求。 這也意味著,即使“汪涵”未能考上北大,仍有機會轉學到清華。
浙江:軟掛鉤高考只要及格
部分省市雖然將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納入高考體系,但并未提出強制性要求。 他們只是鼓勵高校在招生時作為參考。 如果分數相同,我們鼓勵優先考慮 A 級以上的候選人。 在教育界,這種做法被稱為高考“軟鏈接”。
浙江就是采用這種模式。 但軟鉤的效果可能會導致“吊而不鉤”。 “這(學業水平測試)沒辦法看。” 杭州一所大學招生主任說道。 “社會不承認!只承認高考成績!”
一些高校招生負責人表示,學術能力測試分等級體現了新課程重質量輕分數,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比如它的成績是按照成績來呈現的,只要達到了那個水平,不管你是99分還是90分,你的成績都是A,沒有可比性。所以,即使你有同樣的成績,你的成績也是A。”分數方面2024浙江高考狀元,我們也傾向于根據語文、數學、外語成績來錄取,對于理科生,先錄取數學成績較高的學生,再錄取文科和語文成績較好的學生。先承認了。” 某大學招生主任說道。 “不過,教育行政部門既然出臺了這個政策,我們還是應該支持的。所以我們只要求學生至少要通過水平測試。”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也了解這一情況。 他坦言,目前浙江高考學業能力測試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引導學生盡可能不偏科”。
四川可以借鑒:
“慧考”門檻別設得太高
“江蘇把學業水平測試的水平要求提高得太高了。” 成都一位關注新課改的中學校長告訴記者,他研究了一些省市的高考改革要求。 其他省市也得看考試水平。 但并沒有遇到江蘇那樣的混亂2024浙江高考狀元,因為它的等級要求設置得比較合適。 比如在廣東、安徽等地,只需取得C級以上成績即可申請雙考或雙考。 這確保了大多數候選人能夠成功申請并被錄取。 “我比較認同學習廣東、安徽的做法,既體現了新課改的變化,又考慮到了過渡的平穩性。對于四川考生來說,因為還沒有進入高考,他們不太在乎成績,只要不參加高考,通過了,拿到畢業證就可以了,如果一下子把水平要求提得太高,學生和學校都很難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