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應試者正積極準備參加2016年北京市公務員考試,為了使考生能夠全面了解申論考試的相關資訊,深入探究考試的命題趨勢,進而更精準地確定復習策略、提升復習效果,有關專家特地整理了2010至2015年間北京市公務員考試申論題目的特征。
一、申論主題——偏向社會、文化領域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構建全面小康社會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申論考試的命題范圍廣泛,涵蓋了多個方面,但始終緊扣這五大發展目標。以北京市近幾年的申論主題為例,其內容廣泛涉及這五大領域歷年公務員考試真題及答案,其中社會和文化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且傾向于與其他領域相結合網校頭條,形成綜合性的復合主題。
2010—2015年北京市申論主題、歸屬領域一覽表
【中公解析】
2010年至2015年間,北京申論考試涵蓋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多個主題。其中,社會和文化主題尤為受到青睞,頻繁成為熱門選題,且出現了四次復合主題。這些復合主題無疑增加了考生對材料理解的難度,同時也使得材料來源更加多樣化。因此歷年公務員考試真題及答案,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需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多個角度全面復習,避免出現遺漏或偏頗。
二、給定材料
(一)貼近生活,接地氣
北京申論試題中包含了眾多案例、事件以及現象,這些材料的選擇往往緊貼日常生活,與廣大民眾的關注點高度一致。2015年的北京試題聚焦于科學素養與科學態度;2014年的題目涉及水資源的管理與開發;2013年的考查內容則是國慶期間的高速路擁堵和景區垃圾問題;2012年的試題探討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與人均幸福感的降低;而2011年的測試重點則是城市規劃。材料中所提到的實例與民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因此考生在平日里需密切關注時事動態,積極進行思考,如此一來,便能更快地掌握材料中的相關信息。
(二)包含國外案例,風格與國考接近
北京申論材料中引用了大量國外實例,比如在2015年的材料中,在闡述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現狀之后,又詳細介紹了美國、英國、印度、加拿大等國家在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方面的具體措施;2014年的材料在深入探討北京市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及應對策略之后,分享了以色列在水資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的成功案例;2013年的材料在討論中國高速公路收費問題時,提到了美國、日本等國家所采用的靈活多樣的收費模式;2011年的申論主題聚焦于城市規劃,材料中提到了美國、日本、法國等國家城市風格保持多年不變,憑借獨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全球目光;而在2010年下半年,申論主題轉向全民閱讀,材料中對比了西班牙等國家民眾閱讀率高、圖書館分布廣泛的情況,與我國民眾在閱讀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形成鮮明對比。在申論材料中,引入國外案例的做法與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申論題型頗為相似。這些案例通常富含成功要素,考生可以參考這些案例進行深入思考,同時從中汲取有益的啟示。
(三)案例選取遍布全國,視野更加開闊
北京申論試卷中的案例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例如,2013年的試卷不僅詳細描述了北京市針對交通擁堵問題所采取的措施,還展示了上海國際花卉節組委會在創新理念和方法上的獨到之處,同時還包括了某省份關于實施帶薪年假制度的政策建議;而2012年的試卷則選取了南京、杭州等地作為負面典型,用以說明我國城市建設工程在質量和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廣泛地選取材料有助于考生從多個角度審視問題,而這些材料中所蘊含的多樣化經驗同樣有助于考生拓寬視野。
三、題目類型——五大題型為主
北京申論題型的總體趨勢是保持穩定同時略有調整,盡管如此,它并未偏離申論考試的傳統題型框架。主要題型仍舊包括歸納總結類、綜合分析類、策略建議類、應用文撰寫類以及文章論述類試題。復習過程中考生需著重針對這五大題型進行專項練習,確保它們占據同等重要的位置,絕不能出現某一科目的忽視。對于那些自己不太熟悉的題型,更要加大訓練力度,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復習的全面性,進而使自己在實際考試中能夠游刃有余,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