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山東省實驗中學考點迎來考生入校。濟南時報的記者黃中明,用鏡頭記錄了這一場景。
6月7日,上午9點整,語文科目考試正式開始,標志著山東2025年夏季高考正式拉開了序幕。在維持整體政策穩定的前提下,今年的山東高考政策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調整;外語聽力考試被安排在6月8日與筆試同時進行;同時,普通類和藝術類的提前批次招生將增設A類、B類分類,并引入平行志愿的選拔方式。
英語聽力回歸夏季統考 14:45后不得進入考場
《山東省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夏季高考)工作實施辦法》中明確指出,夏季高考將采用“3+3”的考試模式進行。這一模式涵蓋了國家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包括聽力與筆試)三門科目,同時,考生還需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六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中,自行選擇另外三門科目進行報考。我國國家統一高考的外語科目涵蓋了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共計六個語種,考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自由選擇其中一種語言進行考試。
自新高考制度推行以來,對于等級考試中“6選3”科目所采用的等級賦分方式,考生們始終保持著高度的關注。等級考試科目種類繁多,共計20種可供選擇。考慮到各科目特性及選考對象的不同,若將原始成績直接相加,難免導致學科間的不公平現象。為此,山東省采用了等級分數制,將每門等級考試科目的考生原始成績按照高低順序分為A、B+、B、C+、C、D+、D、E八個等級區間。同時,依據正態分布原則山東2020高考聽力成績查詢,確定了每個等級區間的人數占比,具體為A級3%,B+級7%,B級16%,C+級24%,C級24%,D+級16%,D級7%,E級3%。在將等級考試科目成績納入考生總體評定時,需將A至E等級的考生原始得分,按照等比例轉換規則,分別對應至91至100、81至90、71至80、61至70、51至60、41至50、31至40、21至30這八個分數段,從而計算出考生的等級得分,該得分隨后將作為總分的一部分參與錄取過程。各科成績的等級劃分實際上反映了考生在相應科目中的排名情況,這一排名主要取決于考生在該科目中的具體位置。當原始分數被轉換為等級時,其排名順序依然保持不變。
省招考院官方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詳細說明山東2020高考聽力成績查詢,指出等級考試科目的評分方式有效解決了不同學科分數難以直接比較、學生選考科目分數無法直接相加參與高校錄取的難題,從而推動了分數的公平性;等級區間的比例則是根據山東考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的,這有助于維持考生成績的排名順序,同時保證了成績轉換過程中的公平與公正。
今年,我省在安排外語考試科目時間上,確定于6月8日下午3點至5點進行,該時段涵蓋了聽力測試和筆試兩部分。聽力測試先行,隨后緊接著進行筆試。值得注意的是,這標志著自2020年新高考制度實施以來,外語聽力考試從每年1月8日的獨立組織形式,重新調整至夏季統一考試中,并在外語筆試考試之前進行。
考生必須嚴格區分并準確記住,外語考試規定在考試開始前15分鐘不得進入考場,也就是說,8日14:45之后,任何遲到者,包括享有外語聽力考試豁免權的殘疾人考生,均不得進入考場,必須遵守這一規定時間準時入場。
提前批增設平行志愿 A類、B類不得兼報
今年高考招生依舊細分為普通、藝術、體育三大類別,錄取工作則按照這些類別分階段逐一展開。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必須確保所選志愿與高校的招生類別及專業(類)的選考科目規定相吻合。具體到錄取批次,普通類包括提前批、特殊類型批和常規批;藝術類則包括提前批、本科批和專科批;體育類同樣分為提前批、本科批和專科批。至于志愿填報方式,則有兩種,即平行志愿和順序志愿。
考生們需留意,今年的招生類別中,三個類型均對提前批次做出了調整。具體來看,普通類提前批被細分為A類與B類,前者涉及非平行志愿部分,后者則涵蓋平行志愿部分。在提前批A類中,涵蓋了本科和專科的計劃,其中本科招生包括軍事、公安政法、飛行技術等專業,而專科招生則包括定向培養軍士生等類型,且該類志愿模式是以學校為單位進行的。首次志愿填報時,考生需選擇一個院校;而在第二次志愿填報環節,考生需選擇四個按順序排列的院校。通常情況下,除了某些特定的招生類別,每位考生在每個院校志愿中可以挑選六個專業,并需填報一個愿意接受專業調劑的志愿。
提前批B類涵蓋了本科招生計劃,包括國家公費師范生、省級公費生、部分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以及涉農試點專業等,其志愿填報采取“專業(類)+學校”的平行志愿模式,無論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志愿填報,考生每次最多可填報60個志愿。
提前批A類與B類不能同時報考,考生必須在這兩類中擇一進行志愿填報。對于達到普通類一段線及以上的考生,他們既可以選擇填報提前批本科志愿,也可以選擇填報提前批專科志愿;而對于普通類一段線以下,但二段線(包括二段線)以上的考生,他們僅能填報提前批專科志愿。
藝術類本科的提前批次招生中,也增設了A類(即非平行志愿部分)和B類(即平行志愿部分)的劃分。本科提前批A類涵蓋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以及執行相關政策的少數高校中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以及省際聯考中的戲曲類本科專業,這些專業采用以學校為單位的志愿填報方式,考生需填報一個學校志愿,在該學校志愿下,考生可填報四個專業志愿,并可選擇一個專業服從調劑的志愿。B類涵蓋了省級公費師范生的藝術專業,其志愿填報遵循“專業(類別)+學校”的平行志愿模式,無論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志愿填報,考生每輪最多可選填60個志愿。提前批的A類和B類志愿不可同時選擇,考生需在兩者之間做出單選。
體育類提前批次涵蓋了省屬公費師范生的體育專業等不同類型的本科招生項目。該批次志愿填報共分為兩次,每次均采用“專業(類)+學校”為單位的平行志愿模式。符合體育類一段線要求的考生有權填報提前批志愿,且每次填報志愿的數量上限為60個。
在推進提前批志愿的平行志愿模式改革方面,我們是如何進行考量的呢?根據省招考院的官方回應,今年山東針對普通類、藝術類和體育類考生,在那些擁有統一錄取標準的高校及專業提前批次中,全面實施了平行志愿制度。這一舉措旨在擴大考生的選擇范圍,提升高校志愿的滿足度,從而實現考生與高校雙方的共贏局面。同時,部分高校及專業在提前批次招生中存在錄取標準不一致的情況,涉及體檢、面試、專業測評以及身體條件等方面的特別要求。對于這些高校和專業,今年將繼續采用順序志愿的錄取方式,并且隨著改革進程的推進,將逐步拓寬平行志愿的適用范圍。
平行志愿最大批次可填報96個志愿
在新高考制度下,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擁有了較大的自主選擇權,取消了文理科的強制劃分,也不再遵循“學校加專業”的傳統志愿填報方式。相反,現在是以“專業或專業類別加上學校”作為志愿填報的基本單位,并且考生最多可以填報96個志愿批次。
在普通類常規批次中,采用“專業(專業類)+學校”作為單位進行平行志愿的設置。該批次共安排了三次志愿填報環節,每次填報均遵循“專業(專業類)+學校”的平行志愿模式,每個“專業(專業類)+學校”組合視為一個獨立志愿。考生在每次填報中,選擇的志愿數量上限為96個。
藝術類本科批次設置了兩輪志愿填報環節,省際統一考試的專業(專業類別)采用平行志愿方式,均采用“專業(專業類別)+學校”組合作為志愿填報的基本單位,每個“專業(專業類別)+學校”組合算作一個志愿,考生在每次填報中選擇的志愿數量不能超過六十個。只有當考生成績達到藝術類相關專業的本科文化課控制分數線時,才有資格進行志愿填報。
體育類常規批次設置了三次志愿填報環節,這些填報均采用“專業(專業類別)+學校”組合的平行志愿制度,其中每個“專業(專業類別)+學校”組合構成一個獨立的志愿選項。考生在每次志愿填報時,所選志愿數量最多不能超過60個。首次志愿填報面向體育類一段線(含)及以上的考生進行本科志愿的填報,而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志愿填報環節網校頭條,那些雖達到體育類一段線但未被錄取的考生,則有機會填報本科及專科志愿。對于體育類一段線以下、但達到二段線(含)的考生,他們僅能選擇填報專科志愿。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種填報方式下,專業調劑的情況并不存在,考生無需擔憂會被分配至不感興趣的專業,能夠最大限度地尊重考生對專業和院校的填報偏好。根據新高考制度實施以來的錄取數據,普通類常規批的第一次志愿計劃完成率已連續多年保持在99.99%的高水平,考生填報積極性高,志愿滿足度也相應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