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大成都學院內,通信與信息工程系乃學院之佼佼者。2017年伊始,該系“通信工程專業”榮膺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示范專業稱號。截至目前,該專業已成功納入“四川省民辦高校重點特色專業質量提升計劃”。該系匯聚了優秀的教師隊伍,并配備了現代化的通信實訓中心,以及依托云平臺的物聯網實驗室、4G通信實驗室、通信原理實驗室、電磁場與天線技術實驗室等多個先進的實驗室,這些設施為通信與信息工程系的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立足前沿,打造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
科技創新,人才為重。這所院系,它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始終秉持“立足行業、對接就業、服務市場”的理念。通信與信息工程系,以開放和積極的心態,持續剖析自身優勢,有的放矢地推動教學改革,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
本系致力于造就具備高素養的應用型人才,在教學改革方面,著重強化了以下六個關鍵點:學生專項技能的培訓、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適應行業和市場需求的專業課程改革、CDIO理念指導下的教學方法以及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通過這些舉措,人才培養得以逐級提升,學生得以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進行實踐,又在實踐中深化理論知識,最終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
經過長期的鉆研,通信與信息工程系在造就應用型本科人才及教學改革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同類院校的排名中,電子科大成都學院的通信與信息工程系一直位居前列。特別是通信工程和物聯網工程這兩個本科專業,憑借其專業性突出、教學成果顯著,深受家長和學生的喜愛。在高考招生過程中,這兩個專業的錄取分數線通常要比二本線高出30分以上。
卓越品質,強大實力,高效產出!通信與信息工程系已成功探尋出一條途徑,該途徑旨在培育既擁有堅實基礎的理論知識,又具備顯著工程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名師工程”,夯實理論基礎
“名師工程”歷來是通信與信息工程系的核心項目,被視為重中之重,同時,它也是院系不懈追求卓越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步驟。
自院系成立至今,通信與信息工程系已邀請眾多享有盛譽的專家和教授為學生授課,同時舉辦了一系列講座。其中包括電子科技大學的長江學者宮玉彬教授,以及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的李玉柏教授、潘錦教授等在通信工程領域的學術領軍人物。這些舉措使學生能夠直接接觸到國家重點本科院校所提供的優質師資力量。
通信與信息工程系長期以來致力于加強現有教師隊伍的工程實踐技能。該系不止一次組織教師參與由企業承辦的高級培訓課程,并讓他們直接投身于企業的研發和生產活動中,以此豐富教師的實踐經歷。
校企合作,構建“四位一體”人才培養平臺
通信與信息工程系經過多年與企業的緊密協作,已構建起一套較為完善的校企合作體系。2010年12月,學院攜手華為技術及深圳訊方共同創立的聯合通信實驗室正式舉行揭牌儀式,這一舉措標志著通信與信息工程系校企合作辦學的重要成果——“校內實訓基地”的正式啟用。
董昕,通信與信息工程系主任,透露該基地全然模擬了運營商的真實網絡環境。在這里,學生得以在商業級平臺提供的工程環境中,對設備進行調試、安裝與測試,這一過程顯著提升了他們的工程實踐技能。此舉為培育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工程實踐人才,營造了優越的育人環境。社會各界對此教學與實踐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紛紛表示“無需培訓,直接上崗”!
此外,通信與信息工程系積極推動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工作,并致力于與各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
目前,我們已與眾多國內知名企業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錄取分數線,諸如長虹集團、四川公眾監理咨詢有限公司等,成功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同時,我們還與國內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并開展了豐富的學術交流活動。
今年,通信與信息工程系的校企合作項目有望實現新的飛躍。據悉,該系已與成都地鐵建立了深入的合作關系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錄取分數線,并計劃設立“通信人才定制班”。此舉旨在選拔35名杰出學生,專門為成都地鐵培養和輸送所需人才。
董昕系主任認為,校企合作的健康發展,不僅有助于雙方優勢資源的共享,而且更為通信與信息工程系搭建了一個完善的教學、科研、生產及培訓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
高質量就業,高品質輸出
自成立以來,通信與信息工程系始終堅守“立足行業、服務就業、對接市場”的育人宗旨,在強化理論教學的同時,更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此教學理念指導下,系里已培養出近萬名優秀畢業生,他們的就業率居高不下,且在社會上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2008年,該系首屆本科生順利完成學業,就業率達到了95%的高水平。此后,通信與信息工程系的就業率始終維持在95%以上。這些畢業生不僅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還充分利用了校園內的各種實踐平臺,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提升了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思維。這種“理論結合實踐”的復合型人才,受到了眾多雇主的喜愛。
環境滋養了眾多人才。該系眾多優秀畢業生紛紛被知名企業選中,例如2009屆的楊靜婷網校哪個好,她在HP惠普亞太區總部(新加坡)工作;還有2012屆的劉梅,她加入了Intel(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除此之外,一些畢業生憑借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出色的實踐能力,成功被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錄取為碩士研究生。同時,還有不少學子受到了國際知名大學的青睞,他們獲得了英國約克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研究生入學資格,從而有機會繼續深造。
全面征程,邁向5G新時代
科技創新迫在眉睫,5G時代已然到來,成都躋身于三大運營商5G試點城市的行列。這一喜訊,對于通信與信息工程系的全體師生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面對即將到來的挑戰,系主任董昕堅定地表示:“我們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據調查,該系已針對5G時代的發展趨勢,實施了一系列教學策略的調整,這其中包括對教師專業技能的強化培訓、5G相關課程的革新與改進、高端實驗室的引入以及與企業的深入合作等方面。
自學校創立之初的3G時代起,歷經“小步快跑”的4G時代,直至如今“大步流星”的5G時代,通信與信息工程系始終伴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挑戰。科技的飛速發展,使通信行業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這無疑是信息化社會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通信與信息工程系亦將在這條不斷前行的道路上,始終保持昂揚的斗志和旺盛的戰斗力。
雄關險阻,道路漫長,猶如鋼鐵般堅固,然而我們今日再次踏上征程。通信與信息工程系的每一位成員,都必須堅定信念,全力以赴,唯有如此,方能迎接最嚴峻的挑戰,才能攀登更高的山峰,邁向更遠的未來。正如系訓所言:“理解深邃,道路遙遠,堅定信念,方能成就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