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準則將得到進一步的強化。近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了《基金從業人員管理規則》(簡稱《管理規則》),同時出臺了《關于實施〈基金從業人員管理規則〉相關事宜的細則》(簡稱《配套規則》)。《管理規則》涵蓋了總則、從業資格的獲取、基金行業機構的管理職責、執業行為的標準、自律性管理以及附則等六個部分,總計四十二條內容,對從業資格管理的具體范疇進行了詳細規定。
依據《管理規則》的規定,所涉及的機構類別包括公募基金的管理者、專門從事私募資產管理的證券期貨類經營實體、已在中基協完成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者、基金托管機構以及眾多類型的基金服務提供者。業界普遍認為,此舉確保了對所有參與基金業務活動的經營主體實現了全面覆蓋。針對不同機構類型的基金業務崗位,人員范疇已做了詳盡的劃分,同時,通過附加條款,確保能夠涵蓋未來隨著行業發展而新增的各類從業人群。
至2021年末,我國擁有基金投資者的數量已突破7.2億大關網校哪個好,同時基金從業資格考試2022年報名時間,基金行業的從業人員數量也超過了82萬。陳靂,川財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指出,基金行業正迎來迅猛發展,機構數量和從業人員人數不斷攀升基金從業資格考試2022年報名時間,這給基金從業人員的資格管理及職業行為規范帶來了不少挑戰。在此背景下,《管理規則》的出臺恰逢其時,對推動基金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深遠意義,有助于加快構建一個“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行業文化。
《管理規則》明確了獲取從業資格所需的注冊標準,并對部分科目免考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詳細說明。特別指出,依照《管理規則》的規定,若申請人經中基協舉辦的專項培訓并獲認可,則自認證合格之日起兩年內,其可被視為暫時滿足從業資格注冊的相關要求。
《管理規則》對從業資格的相關管理規定進行了系統整理,旨在促使相關機構切實承擔起從業資格管理的核心責任。具體來看,從業資格管理涵蓋了從業資格的注冊、信息更新、后續職業培訓的組織、誠信信息的維護以及從業資格的撤銷等多個方面。機構需構建完善的從業人員資格管理體系,確立崗位責任規范,強化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培養,界定行為準則,同時完善從業人員資格管理體系,執行資格管理與后續職業培訓計劃,全面承擔從業資格管理的核心責任。
依據《管理規則》,從業者需遵循職業行為準則。《管理規則》明確指出,在基金業務操作中,從業者必須堅守忠誠、謹慎、合規、處理利益沖突、信息公開、適合性原則、公平競爭和保密責任。尤其重要的是,從業者應主動保護自身職業形象,以及所在機構與行業的名譽,同時實踐社會和商業道德,推崇相互尊重、公平競爭與廉潔從業。
此外,為配合《管理規則》,中基協還制定了《配套規則》。《配套規則》涵蓋了三個主要方面:首先,它將適用于從業資格注冊的考試科目組合與從業人員所從事的基金業務類型進行了匹配;其次,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及部署,以及中國證監會和中基協的規定,對從業資格注冊中中基協認可的特定情況進行了詳細說明;最后,對其他相關考試成績的認可事宜也做了具體規定。(經濟日報記者 馬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