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二級建造師確實在2018年進行了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
1. 證書性質方面,改革后二級建造師證書由原來的"國家級"變為"職業資格證書",不屬于職稱范疇。
2. 報考專業方面,除繼續允許施工工程類相關專業及建筑業企業內業資料員、機械員、勞務員、質量員、標準員、安全員和機械工程師等崗位執業外,增加了"不限制專業"的報考方式。
3. 考試科目方面,增設了《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這一考試科目,該科目分為若干個專業類別,考生可根據自己從事的專業進行選擇。
總的來說,這次改革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提高二級建造師的素質和能力,同時也方便了更多非施工專業的考生進行報考。
二級建造師18年改革常見問題包括:
1. 考試科目調整:改革后二級建造師考試由原來的三個科目《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建設工程施工管理》、和《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調整為《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建設工程施工管理》和《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三個科目,其中《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新增了10個專業類別。一些考生可能不清楚考試科目,不知道如何備考。
2. 報考條件:改革后,二級建造師的報考條件有所提高,不僅對學歷和專業有要求,還需要從事工程類工作滿一定年限。這讓一些原本符合條件的人員無法報考。
3. 證書注冊:改革后,二級建造師證書可以個人注冊、企業注冊兩種形式,企業注冊后可以獲得項目經理資格。然而,一些企業為了節省成本或避免潛在風險,可能會壓低或拒絕新員工的證書注冊。
4. 掛靠風險:在二級建造師證書價值不斷攀升的情況下,一些考生可能會選擇將證書掛靠出去。然而,現在很多地方明確規定禁止企業私自接受二級建造師掛靠,否則不予企業年檢和資質升級等。這給考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以上問題僅供參考,建議咨詢相關考試部門或者查詢其官方網站,獲取最新、最準確的信息。
二級建造師在2018年改革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考試科目:二級建造師考試科目由原來的兩門變為三門,增加了專業實務科目,對于考生來說,需要重新學習新的知識。
2. 報考條件:對考生的學歷、專業、工作年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需要重新評估自己的條件,確保能夠滿足新要求。
3. 成績管理:原來的成績有效期兩年變為三年,需要考生在連續三年內通過全部科目。
4. 單位性質:原二級建造師不需要注冊在施工單位,而新版二級建造師考試明確提出必須注冊在施工、監理、設計、咨詢等單位,考生需要了解新規定。
5. 掛靠風險:新規定對建造師掛靠有明顯限制,可能存在風險提高的問題,考生需要了解相關風險,謹慎考慮。
6. 其他注意事項:例如及時關注報名時間、考試時間、繳費時間、準考證打印時間等考務信息。
總的來說,二級建造師在2018年改革時,需要考生密切關注變化和新的規定,做好相應的準備和調整,以確保能夠順利通過考試并取得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