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舒悅/文 施祥輝/圖)說到信息學競賽,你會想到什么?枯燥的算法、神秘的代碼……2月17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外國語學校,采訪了今年即將考入清華大學的4名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大賽狀元秀。算法和代碼究竟有何獨特魅力?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她從小就對數字很敏感,曾被評為奧運會“最佳女運動員”。
2月15日,2022年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隊選拔賽在上海落下帷幕,來自南外的戴江琪、袁浩天、張廷睿三名學生獲得參賽資格,其中戴江琪脫穎而出,成功入選國家隊。還有高三學生丁小曼,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參加信息學全國總決賽,第一年就獲得“最佳女選手”稱號,入選國家集訓隊。
△丁小曼
作為四人中唯一的女生,丁小曼以自信的發言和清晰的表達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她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在輕松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清華大學代碼四位,幾乎什么事都可以和父母聊。每當父母看到她備戰比賽壓力很大時,就會給予她積極的引導,告訴她人生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
“我從小學開始就對數字比較敏感,對科學更感興趣。”丁小曼說,客觀地說,現在參加奧運會的女生確實不多,但她本人對“最佳女運動員”這個稱號也不是很在乎。“比賽需要很多時間,訓練期更是壓力山大,想想辦法這么大,很多女生可能都會害怕。但具體看,以前也有南外的女生進過國家集訓隊,所以也沒那么難。我個人覺得女生也可以像男生一樣堅強。”
△戴江奇
去年年底,記者采訪了靦腆可愛的戴江奇,當時他參加的是數學奧林匹克,繼羅馬尼亞國際數學大師賽奪得第一名后,還在CMO中取得了滿分的成績,這次在信息學上取得突破,入選國家隊,讓學校老師們十分驚喜。
“數學和信息學其實有相通之處。”戴江奇說,相比數學,信息學更注重過程。他最早接觸編程是在小學四年級,那時學習編程純粹是為了好玩。沒想到,越學越覺得有趣。那些不同的算法,最終都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需要繞過各種bug。其實很燒腦,但感覺比做數學題更有創意。他回憶說,比賽規定5個小時之內必須答三道題。“做題的時候,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一樣,題目描述又很長,所以不僅是對知識的考驗,也是對我們心理的考驗。”
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都被保送進清華大學
△袁浩天
袁浩天和張廷睿從小就是好朋友。談及自己的參賽經歷,袁浩天坦言從小學五年級接觸編程開始,一共參加過三次比賽,都比較順利。“我喜歡信息學,因為我覺得它給了我們很大的自由度,可以讓我們用很多有創意的想法,不同的算法,不同的代碼構建方式,直到問題最終被解決。這個過程讓我很有成就感。”
△張廷瑞
今年9月,他和好兄弟張廷睿將進入清華大學追夢,目前兩人在家上網課學習。“之前用編程做過一些游戲,但還有待提高。進入清華后,本科會選擇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因為我有信息科學相關的知識做基礎,對專業學習可能會有幫助。”
南外信息奧賽教練張超介紹說,這四位同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學習能力很強。比如他們會主動去查閱國內外算法、編程方面的論文,學習世界領先的編程技術。因此在比賽中,他們很快就脫穎而出,展現了自己的實力。同時,他們也非常能吃苦清華大學代碼四位,比如在訓練中,一旦發現自己計算出來的數據和最終答案不一致,就會花上四五個小時去反思、研究,直到找到問題的關鍵。這種探索研究、不輕易放棄的精神,也會幫助他們走得更遠。
南外校長鄒政表示,此次學生在奧運會上取得的好成績,也體現了南外一直堅持讓孩子全面發展、自由成長的辦學理念,學校搭建了各種平臺,讓孩子們的個性、特長得以展現。“我覺得讓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找到屬于自己的伙伴,一起成長,這很重要。在南外,不管是參加信息學競賽,還是數學競賽,都能找到同等水平的競爭對手,也有高水平的教練帶領大家一起成長。”
他勉勵四位同學考入清華后繼續努力,“人生路很長,比賽路也很長,希望你們在南外向各位老師、優秀學長學習,將來為國家乃至全人類的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