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嶺蜿蜒連綿,烏蒙山雄偉連綿。”這是毛澤東最輝煌的詩句之一《長征》中的一句。以前,我一直以為五嶺是一個統稱,指紅軍翻越過的眾多山嶺。但這次走過湘南桂北,才知道,五嶺指的是南嶺一線的五座大山。
五嶺具體指大庾嶺、騎田嶺、孟竹嶺、都龐嶺和月城嶺。因五嶺在南,人們又稱南嶺。五嶺東西走向,綿延一千余里,寬二三百里。1934年10月16日,中央紅軍從江西于渡河出發后,在贛粵交界的大庾嶺突破了敵人第一道封鎖線,在湘粵交界的騎田嶺突破了敵人第二道封鎖線,在孟竹嶺突破了敵人第三道封鎖線。紅軍主力在寧遠、藍山、江華之間的谷地與敵人進行了多次激烈戰斗,突破了敵人的瀟水封鎖線。占領道縣后,翻越了都龐嶺北段的山口——永安關。渡過湘江后,又經過岳城嶺老山界等崎嶇險峻的道路,占領通道縣五嶺逶迤騰細浪,至此,紅軍主力已在武陵山區左支右絀,迂回作戰90天,行程7000余里。
紅軍從通道縣經岳城嶺山路進入貴州,占領黎平后,幾名官兵站在黎平城頭上環顧四周寂靜的群山,再把目光集中到剛剛翻過的五嶺中最難走的山路,都感到后怕。大家嘆息道:“我們是怎么走到這里來的?”“山高路遠,奔馬不下馬;回首驚鴻,離天三尺。”毛澤東此時念出了“十六字令”的第一句。
武陵山脈是一片千重重疊疊的壯麗地區,屬紅壤層、植被良好的山區,以樟樹為主,松樹、紅櫟、白櫟、櫟樹組成的亞熱帶闊葉林網校頭條,使得武陵山脈森林茂密。武陵山脈的野生動物也很多,沿途經常可以看到柳鶯、山雞、白鷴、斑鳩、畫眉等,偶爾也能看到野豬、鹿等哺乳動物。武陵山脈的山山水水不是我采訪的目的,但畢竟身臨其境五嶺逶迤騰細浪,溪流、瀑布、險峰、色彩斑斕的山谷、無與倫比的董家風雨樓和木結構建筑、古韻濃郁的苗瑤村落、純真的童男童女、善良樸實的老人,真的讓人流連忘返。
我在和湘南一些作家接觸的時候,經常聽到“瀟湘夜雨”這句話。很多個夜晚,我都能親身感受到這種詩意的氛圍。湘南地區為什么晚上總下雨呢?原來,這也和武陵山脈有關。原來,武陵山脈以北主要是湖南,三面環山,南高北低。秋冬春三季,北方的寒流被武陵山脈阻擋,在北坡簸箕狀的瀟水河兩岸打旋,容易在夜間形成寒流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