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學教務管理系統登錄入口為#,同學們可以將網址復制到瀏覽器地址欄中,即可進入登錄頁面。
2.中南民族大學簡介
中南民族大學是國家民委直屬的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白云黃鶴故里武漢南湖之濱。學校前身為1951年創辦的中南民族學院西南民族大學教學管理平臺,2002年3月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始終堅持把黨的民族工作規律與高等教育規律結合起來,把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與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性結合起來,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規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努力探索民族院校辦學新路子。學校各項事業取得了快速發展。
學校占地面積1550余畝,校舍面積100余萬平方米,藏書697萬余冊,擁有全國高校第一家民族學博物館。校園綠樹成蔭,常年花香四溢,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現代化建筑鱗次櫛比,湖光山色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網校哪個好,形成了優美的教學、科研和生活環境。
辦學基礎穩步夯實。學校現有來自56個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碩士、本科、預科等學生2.7萬余人,少數民族學生占比超過60%。學校現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4個學術型一級學科碩士點、16個專業碩士點。授權學科覆蓋除軍事學外的全部12個學科門類,有84個本科專業,覆蓋10個學科門類。2018年1月,學校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其中民族學、化學、藥學3個學科入選“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2017年,民族學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位列全國第三位。 2015年化學學科進入全球ESI排名前1%。現有在職教職工2135人,各類專任教師1429人西南民族大學教學管理平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50.6%。有172人入選國家級或省部級人才計劃。近五年,學校共獲得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988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86項;爭取科研經費2.8億元,獲得省部級獎勵206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數連續多年保持在湖北高校前4位,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數連續三年位居全省前2位。一大批高質量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央領導的肯定和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 學校建有“武陵山扶貧開發2011協同創新中心”等39個省部級科研機構(實驗室、基地、中心),在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上位居全國第167位,自然指數中國大陸大學排行榜上位居第139位,全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與學科競賽排行榜上位居第86位。
學校影響力不斷擴大。2012年,學校獲批國家級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是非“985”、“211”高校中唯一獲批單位,也是委屬高校中唯一獲批單位;2016年,學校順利完成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受到教育部專家的高度評價。2017年8月,學校被評為“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9月,學校人才培養成果入選“艱苦奮斗五年”大型成果展。 建校67年來,學校為各族人民培養了14萬余名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其中包括2016年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的化學系85屆校友項文勝,全國人大代表、優秀基層工作者代表的歷史系87屆校友王瑞霞等。學校承擔著國家“十三五”支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 利用自身科研優勢,搭建了一批服務民族地區的產業發展平臺,推進國家民委駐武陵山區聯絡員工程、“1221”定點扶貧聯系村、駐村扶貧工作隊、“616”對口支援長陽縣、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程、定點幫扶恩施市基礎教育和龍馬民族學校、博士服務隊、“三個千人”活動、科技副縣長、基層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持計劃等“十大重大工程”,累計向民族地區派遣干部教師125人,投入各類扶貧專項資金4000余萬元。 先后與恩施州、銅仁市、張家界市、湘西州、懷化市、貴州省貴陽市等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全面加強與武陵山區、巴林右旗、德保縣、樂安縣等地區在人才培養、智庫服務、科研與成果轉化、民族文化建設、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學校與國外50余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系,與重慶大學等國內數十所高校在聯合培養、互訪互學等方面開展了深入合作。2008年,成立了全國首家委屬孔子學院,近年來,學校受孔子學院總部委托,多次開展文化巡演。
學校立德樹人工作成效顯著。學校堅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持續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學校多次被湖北省委評為“先進黨委中心組”“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先進單位”。學校連續16年被評為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連續多年榮獲教育部、湖北省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 涌現出“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師德標兵”、“湖北省十佳班主任”、“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一大批優秀師生。學校圍繞“中華民族一家親,同舟共濟共筑中國夢”主題,大力開展“三個不離不棄”“五個認同”教育,與國家民委共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研究中心”,建設國家級精品課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創辦“少數民族學生核心訓練營”,開辦“西部少數民族卓越行政管理人才實驗班”“西部少數民族卓越法律人才實驗班”。2016年,學校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高校”。
欣欣向榮的進賢三中蘊育著青春和無限的希望,學校正朝著“一流的隊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設施、一流的質量”的目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