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斗爭中,醫務工作者沖在最前線,無私奉獻,舍己為人臺州市教育信息網,舍小家為大家,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
廣大教育戰線的教育工作者在學校延期開學期間,努力做好線上教育教學,用一線的思維和狀態在線上抗擊疫情。在此過程中,臺州市、縣教育行政部門齊心協力,為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做好慰問工作。關愛網推出一系列舉措,相關學校組織發動教師把關愛付諸實際行動,解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后顧之憂。
臺州市教育局
一是及時下發關愛文件。2月13日,臺州市教育局印發《關于做好關愛一線醫護人員子女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市、縣、區教育局與臺州援鄂一線醫護人員建立對口協作協議,各單位建立聯絡員制度,深入了解關愛需求,發動黨員教師、骨干教師組成線上關愛志愿者團,采取“一對一”線上結對、集體線上答疑、原班主任線上跟進等形式,切實開展關愛服務。
二是盡快組建名師志愿者隊伍。1月底,我們組織黨員教師、骨干教師自愿報名,組建了由全市不同階段、不同學科279名名師組成的愛心志愿者隊伍。名師工作室的名師、專家也積極參與到志愿者隊伍中。
三是認真開展關愛幫扶活動,我們第一時間聯系了所有一線醫護人員及所在單位,安排學校、老師一對一結對幫扶,開展關愛,同時主動聯系中心醫院、恩澤醫療中心、市醫院等定點診療醫院,組織名師志愿者,對60余名一線特殊崗位醫護人員子女進行一對一或二對一結對輔導或集體答疑。
初中生的母親夏醫生奔赴武漢抗疫一線,三門縣英華外國語學校的林老師每晚都通過QQ直播,對他進行重點難點指導;路橋實驗中學的王老師通過微信視頻,細心反復輔導,對孩子的問題一一解答。王老師說:孩子媽媽義無反顧地奔赴武漢抗疫一線,這樣做的意義何在?名師志愿者對孩子們的關愛和愛心得到了家長的充分認可。負責疫情的醫生說:感謝市教育局對我們的關心!讓我工作更安心了!還有一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說:“記住疫情肆虐時老師們帶給我們的光和溫暖,長大后也要記住,做一個溫暖的人!”
椒江區教育局
一是政策支持。我們積極落實省、市防疫政策要求,擬將《椒江區教育局關于關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醫務人員及其未成年子女的函》轉發區衛生計生局,會同衛生計生系統,精準調查統計一線醫務人員及其子女信息,各學校通過視頻、微信等多種形式積極跟進慰問。
二是教學幫扶,我們調動全區優秀教師、骨干教師、班主任等力量,對奮戰在防疫一線的社區、交警、醫務人員等子女進行“點對點線上輔導”,采用直播、錄播、點播相結合的“線上教學”模式,解決了一線人員子女線上學習的后顧之憂。
三是心理支持。開通了心理“防疫”熱線臺州市教育信息網,各校班主任、學科老師、心理老師進行“一對一關愛”,為學生心理“保駕護航”,如白云小學開展了“寫一封鼓勵信”或“制作賀卡”等措施。
黃巖區教育局
第一是建立教育護理檔案。我們聯系衛生局,了解到該區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有60人,每個班主任負責為這60個孩子建立教育護理檔案,制定和實施教育護理方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檔案,有自己的案例。
二是加強學業輔導和生活指導。各學校成立由校領導、班主任、輔導員、學科老師等組成的教育關懷服務工作組,組員通過電話、視頻連線、網絡溝通等形式每日保持溝通,開展一對一線上輔導和線上答疑,指導學生合理安排居家學習、體育鍛煉和生活。
三是做好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學校心理健康教師一對一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加強陪讀家長教育理念引導,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有效的情緒管理,幫助學生克服恐懼、焦慮、思念親人等情緒,培養樂觀、積極、向上的品質。
路橋區教育局
要求各學校組織教師開展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關愛活動,路橋小學、南關小學、路橋實驗中學、通榆街道中心幼兒園等4所學校均有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這些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安排了班主任、心理輔導員、學科老師開展線上心理疏導、線上輔導等關愛活動,如路橋小學開展“致敬六位家長·贊頌大愛”活動,南關小學班主任、學科老師聯合開展學業輔導、答疑解惑、興趣拓展、心理疏導等線上關懷;路橋實驗中學開設心理健康線上輔導班,進行針對性線上學業輔導;路橋區通榆街道中心幼兒園“一對一愛心導師”線上陪伴系列活動等,得到了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家屬的認可。
臨海市教育局
為加強對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子女的關心關愛,臨海市中小學多措并舉,及時幫助解決他們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積極宣傳《致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家長的一封信》《關愛倡議書》。以學校為單位,組建“線上輔導組”,落實班主任、黨員教師“一對一”、“多對一”線上輔導責任,關愛醫護人員子女假期生活學習。開通公共心理援助熱線,開展“線上團體輔導”網校哪個好,組織心理教育專家定期開展團體心理輔導陪伴服務,提供線上心理疏導與咨詢。
溫嶺市教育局
我們體諒149名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在家學習期間面臨的困難,對每一個需要幫助和教育的孩子實行“三級聯系制”,用“愛”筑起一道道無形的防線,守護“英雄兒女”。
一是愛心問候、真誠關懷。各班主任作為第一聯系人,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頻繁聯系學生家長,了解學生需求,制定個性化的關懷方案。
二是愛的課堂、真誠的教育,每位老師根據孩子們的實際情況和不同學科的學習特點,安排各種形式和內容的教學服務,齊心協力,滿足孩子們的學習需求。
三是傾注愛心防護,精心防護。各學校都建立了大隊、年級聯系電話制度,經常要求結對教師了解這些學生的情況,做好各項后勤服務工作。
玉環市教育局
醫護人員子女高中就讀92人、初中就讀170人、小學就讀515人,疫情防控期間建立一對一聯系制度,加強對醫護人員子女關愛。
一是生活上,班主任每天通過電話或視頻等方式與一線醫護人員子女聯系,了解他們近期的生活狀況,及時給予幫助、安慰和鼓勵。
二是學習方面,各學科老師每天上網課后都會和一線醫護人員子女進行視頻通話,通過一對一輔導,幫助孩子梳理知識、答疑解惑,彌補家長因工作原因無法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間,填補課程空白,減輕家庭輔導壓力,讓孩子扎扎實實掌握知識。
三、心理上,班主任經常和孩子媽媽溝通,關注一線醫護人員子女的心理狀態,利用每天和孩子視頻輔導的機會,在講解知識的同時,引導孩子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給予孩子最積極的支持。
天臺縣教育局
1月28日,下發文件,關愛好防疫一線醫生子女。集團牽頭組建“線上輔導小組”,發現全縣有30名防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需要學業輔導,所在學校立即指派老師上門輔導,對這些學生進行一對一輔導,利用“智將匯百萬網課”等互聯網微課,指導學生完成寒假作業,優中選優、幫扶弱者,通過視頻連線、電話督導等方式進行心理輔導。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名老師參與教學,這些學生每天早中晚平均在線學習4個小時左右,解決了防疫一線人員安心工作、輔導孩子學業的后顧之憂。
仙居縣教育局
疫情就是命令,守護后方是全體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仙居縣教育局組織全縣“名師支援團”,成立專門聯系組,對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子女開展關愛活動,如安州小學、第一小學、橫溪小學、第七小學、白塔小學、外國語學校等都有醫護人員子女奮戰在抗疫一線。這些學校和老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發揮集體智慧和力量,從課業到興趣、從心理到生活,從疫情開始就不間斷地為醫護人員子女提供全方位、細致入微的幫助。
三門縣教育局
積極開展“同舟共濟、共抗疫情”活動,組織三門中學、城關中學、外國語小學、新湖小學、英華外國語學校等5所學校35名優秀教師,通過線上教學、視頻電話等方式,不僅對孩子們進行一對一的學業指導,還及時與孩子們溝通,幫助緩解壓力,增強學習動力,為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解除后顧之憂、讓他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