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個奇跡
文化|全球
請將國家地理中文網站設為星標,以接收正常推送通知
越南鬼節:元宵節 | 攝影:Phan Vien,
中元節,俗稱鬼節、舍孤節、中秋節,佛教稱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重陽等同為中國傳統祭祀祖先的節日。
不過中元節與清明節有所不同,清明節的“鬼”僅指祖先,而中元節的鬼卻有“祖先”和“餓鬼”兩重含義。
格陵蘭因紐特神話中的幽靈是死去的孩子和烏鴉的混合體。傳說它被召喚后可以用來傷害人。| 來源:HIP、ART、NY
《韓詩外傳》云“鬼即歸”。
《禮記》云:
“一切生物都要死,死了就要歸回塵土,這就是所謂的鬼。”
馬來西亞鬼節 | 攝影:Davie Gan,
在古人眼中,
《鬼怪》只是生命的回歸,
回歸,并不代表結束。
而是回歸到了生命存在之前的沉寂與暗流。
照片:Ana
中元節民俗及禁忌:
避免晚上把衣服掛在外面晾干;
避免深夜出行,不要前往偏僻或人煙稀少的地方;
避免在半夜慶祝生日;
避免說“鬼”這個詞;
不要隨意踩踏鬼紙;
不可偷盜供奉的供品;
避免將筷子插在碗里;
避免吹口哨;
避免拍別人的肩膀。人們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三團火,聚集在肩膀和頭頂。這些火可以驅鬼,拍肩膀就相當于滅火。
照片:Ahmad Zaini
雖然有這么多的禁忌,
但我們不應該只看到靈魂(鬼魂)的陰森和可怕的一面。
我們還應該看到靈魂(鬼)的力量,
而生命之火生生不息,陽氣不斷回歸。
攝影: ,
實際上,
鬼節期間最值得注意的事項是:
房子里充滿了生命的氣息。
和光,
所以當我晚上睡覺的時候
不要打開窗戶。
因為
蚊子容易進入。
我們來看看其他國家的“鬼節”吧。
印尼鬼節
(※ 溫馨提示:印尼部分圖片較為恐怖,介意者請略過。雖然從文字上也能看出該國的“鬼節”其實是充滿情懷的,但這份情懷對于多數外國人來說實在難以接受)
該國某地的傳統習俗:
“挖祖墳。”
但印尼托拉查島的居民卻打心底相信:
“我們這樣做是出于對他的深愛和尊重。”
在印度尼西亞每三年舉行一次的 Ma'nene 傳統節日期間萬圣節的真正含義,當地人會將祖先從墳墓中挖出來,并通過精心裝飾其遺體來向他們致敬。
家人和朋友正在檢查黛博拉·莫帕的遺體。她于 2009 年去世,享年 73 歲。遺體經過福爾馬林處理,會慢慢變成木乃伊。據說,如果保存得當,會給子孫后代帶來福祉。| 照片:BRIAN,
在印尼托拉查地區,人們相信即使祖先的肉體逝去,他們的靈魂仍會與他們同在。在這個三年一度的儀式上,人們不僅要精心打扮已故的祖先,還要清洗他們的舊棺材和墳墓。
克里斯蒂娜·貝恩于 2011 年去世。她的兒子巴托洛梅烏斯·班加抱著她的遺體,她的孫子杰瑞·普特拉·班加則在合影。超過一半的托拉查人生活在國外,葬禮也是家人團聚的好時機。|照片:BRIAN,
孩子們會稱呼死者為“馬庫拉”,
意思是“病人”。
“我們相信,即使我父親成為馬庫拉,
他的靈魂依然在這所房子里。”
這一習俗的出發點之一是:
切勿讓死者無人陪伴。
在印度尼西亞的托拉查島,
死亡比生命更重。
當男人們把她母親的遺體抬到墓穴時,Tiny 悲痛欲絕。她的母親在十個月前去世,享年 62 歲。她的遺體一直放在家里,家人精心籌劃她的葬禮。|照片:BRIAN,
尼泊爾的“鬼節”叫“圣牛節”
攝影:
尼泊爾歷法第八、九月間,有個神牛節,是尼泊爾最著名的節日之一。根據尼泊爾傳統習俗,這天有逝者家屬會牽著一頭黃牛上街參加游行。
攝影: ,
沒有牛的家庭可以讓男孩們扮成牛,為死者祈禱,相信牛能引領死者升天。
攝影: ,
柬埔寨的“亡靈節”
柬埔寨人認為,亡靈節這半月期間,生與死的距離最近。 |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刪除)
柬埔寨的這個節日給人們帶來相當長的假期。
“亡靈節”相當于中國的清明節,按照柬埔寨傳統,每年佛歷10月1日至15日舉行,共持續15天,是亞洲最長的“清明節”。
“亡靈節”的13天期間,每天凌晨4點左右,信徒們聚集在寺廟大殿,把糯米丸子、糕點、香蕉、蠟燭等放在盤子里,雙手合十,聽僧侶吟誦冗長的經文,召喚亡靈。
日本的鬼節“盂蘭盆節”
中元節源自道教,日本的盂蘭盆節則源自佛教。
日本的盂蘭盆節是人們投豆以驅邪祈福的日子。據說,投豆習俗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宇多天皇時代。|
撒豆儀式通常在立春前一天舉行。傳統的撒豆節通常由一家之主或本命年的男性主持,在屋內撒上烤好的黃豆,并一邊撒豆一邊念誦“鬼出門,福入家門”。
人們相信,如果撿到的豆子數量與年齡相同,那一年就會有好運。如今,拋豆節已逐漸演變成一場大型集會,人們穿上傳統服飾,聚集在一起完成拋豆儀式,隨后還有表演、游行等慶祝活動。
盂蘭盆節原本是為了紀念日本戰國時期第一位軍事家武田信玄而舉辦的。|攝影:
節日期間,舞者們從不放棄他們莊嚴的專注,也從不忘記舞蹈的目的;盂蘭盆節期間,他們連續三天從日出跳到日落,偶爾停下來休息。|攝影:
游泳者將裝滿燈籠的木筏拖到海里。每個燈籠都由一個家庭奉獻,以紀念已故的人。| 攝影:Cindy M
京都盂蘭盆節期間,燈籠照亮了一座墓地。| 攝影:ANDY,
盂蘭盆節期間,一名扮成藝伎的孩子參加日本姬島村的游行。|照片:
盂蘭盆節期間,日本兒童經常打扮成民間傳說中的流行人物,比如藝伎。| 照片:
盂蘭盆節過后,一名日本婦女在佛寺里為逝者祈禱。|照片:
西方國家的萬圣節
1910 年萬圣節,婦女們扮成女巫。| 照片:蓋蒂
萬圣節()又稱萬圣節,是西方傳統節日,于每年的11月1日舉行,10月31日萬圣節前夕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候。
萬圣節狂歡者身著巫師服裝,盡情享受夜晚。照片:GUY、ALAMY
傳說在這一夜,各種鬼魂會裝扮成小孩混入人群萬圣節的真正含義,慶祝萬圣節的到來。為了讓鬼魂更加和諧,人類裝扮成各種鬼魂,讓人真假難辨。孩子們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魂,敲開各家的門,不給糖就搗蛋。
篝火之夜與古老的凱爾特新年薩溫節有關。如今的萬圣節傳統很多都可以追溯到薩溫節。| 照片:,法新社/蓋蒂圖片社
墨西哥亡靈節
攝影:AYALA、/REDUX
世界上唯一真正擁有永恒生命力的節日。
這一定與家庭和信仰有關。
例如墨西哥的亡靈節。
祭壇上供奉著兩位墨西哥國寶——著名畫家迭戈·里維拉和弗里達·卡羅。|攝影:Kris
墨西哥亡靈節——據說,10 月 31 日午夜網校哪個好,孩子們的靈魂——神圣的天使——將降臨并于 11 月 1 日中午離開。
隨后,成年人的靈魂便陸續到來,并停留到11月2日,所以11月1日是“年輕靈魂節”,11月2日是“成年靈魂節”。
《卡特里娜骷髏》是墨西哥版畫家何塞·瓜達盧佩·波薩達于 1913 年創作的一幅版畫,也是墨西哥“亡靈節”的重要圖像。|攝影:TINO,
亡靈節期間,隨處可見獨特的墨西哥剪紙。圖片來源:RAUL
全家人在大街小巷撒下萬壽菊,組成一條“回家之路”,這是墨西哥人迎接和引導逝去親人回家的方式。|攝影:克里斯
亡靈受到萬壽菊和熏香的吸引,會從冥界長途跋涉來到人間,尋求家人的團聚和滋養。
他們會來到祭壇前,那里有洗臉盆、毛巾、肥皂和鏡子,供他們在儀式開始前洗凈自己。
為了讓來訪的靈魂感到高興、吃飽喝足,家家戶戶都會在祭壇上擺放珍貴的食物。
亡靈節期間,墨西哥人在整個墓地里播撒萬壽菊。|圖片:JAN、ALAMY
“現代木乃伊”部落
巴布亞新幾內亞偏遠村莊安加 (Angga) 的鳥瞰圖 | 照片由 ULLA 提供
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安加部落以制作木乃伊而聞名。制作木乃伊的方法有嚴格的順序:將尸體放在火上,等它膨脹起來后,用木棍戳它以排出體液。
然后用木棍輕輕撐開肛門,讓內臟掉出來。整個過程中,木乃伊制作者必須一直待在尸體旁邊,死者的任何部位(體液、內臟,甚至尸體)都不能接觸地面,否則會帶來厄運。這是禁忌。
決定請一位攝影師拍攝他死前被制成木乃伊的照片。照片:ULLA
在他去世前,他一直在試驗自己的木乃伊椅,并耐心地教他的孩子們如何把他變成木乃伊。|照片:ULLA
在他去世前,
堅信一件事:
一旦你死去,變成木乃伊——
你可以用你的靈魂,
繼續保護你所愛的人;
一旦成為木乃伊,
可以與過去一起,
而同樣變成了木乃伊的父親再次坐在了身邊——
在一座高高的山上。
生前,他曾帶領家人將父親的木乃伊抬回村子上方的懸崖洞穴。| 國家地理圖片集
關于安加部落木乃伊最重要的是......
盡量保持死者的面部完整。
在沒有攝影技術來保存圖像的時代,
埋在地下,太容易被親人遺忘。
保存死者形象的唯一方法是
只有親眼見證他們不朽的容顏。
儀式期間,一名親屬握著木乃伊的手,哭了起來。| 國家地理圖片庫
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
無論儀式多么難以理解,
人們對待逝者,其實只有一個出發點:
我們想你。
就像 Coco 的經典臺詞:
“真正的死亡,
這世上再也沒有人記得你了。
在愛情的記憶消散之前,
請記住我。”
攝影:SAPNA REDDY,
撰稿人:盒子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