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學分制徹底改革,我可能就沒有現在的機會了。”目前就職于中鐵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濟南電氣部的馬欣激動地說。她是山東職業學院2020屆畢業生,入學時學的是鐵路機械化維修專業,后來改學的是鐵路信號自動控制專業,順利拿到了畢業證山東職業學院專業,踏上了理想的工作崗位。
“有的學生為了考上學校,選擇了自己并不喜歡的專業,有的學生考上學校后,找到了自己更喜歡的專業,這給學生的校園生活和未來發展‘埋下’了隱患。”山東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王敏說,“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學校實行完全學分制改革試點,馬欣的發展受益匪淺。”
學校自2019年起建立“專業內層層遞進、專業間交叉融合”的選課制度,學生入學后可自主選擇課程、安排學業進度、構建知識體系、選擇發展方向,打破了各專業選課壁壘,實現學生跨專業、跨學院選課。為提高學生選課的精準度和未來規劃的指導性,學校每50-100名學生配備1名學業導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幫助學生制定和實施個人學業規劃。此舉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學生選課盲目跟風的現象,從而引導學生朝著自己喜歡、能實現的方向發展。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成長,需要實實在在的舉措。為此,學校建立了學分互認和主輔修科目互認制度,學生入學第一年即可自主選擇主修和輔修專業,修完原專業20個學分后,輔修專業即可轉為主修專業,打破“一考定主修”的桎梏。2020級畢業時,有131人實現了主輔修專業轉換,從而獲得了非主修專業的畢業證書,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找到了心儀的工作。馬欣就是其中之一。
“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我們學校的管理很有特色,我以前的高中同學都很羨慕!”2022級土木工程專業的劉鵬說,他選擇住在義安學院,室友有鐵道機車車輛運輸專業、城市軌道交通學院、生物工程學院的同學,都是自己選擇的室友,興趣愛好相同,互相鼓勵、互相提高。
2020年,學校實施全院本學生管理模式改革,著力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打破專業界限,成立三味書院、桐林書院、義安書院、東嶺書院、南山書院五大書院。打破了傳統同班同學“同住”的觀念,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班級的學生可以選擇做室友。學校以宿舍為基本單位,以書院為紐帶,促進學生相互交流、文理融合、專業互補,成為全省首家實施全院本學生管理模式的高職院校。“我現在有了學業導師和生活導師,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活,每天都有前進的力量。”劉鵬開心地說。
據學校學生處處長王輝介紹,近年來,他們依托學院體系,積極探索育人模式改革,學生工作人員全部進學院,成立黨團組織,貼近學生,關注學生真實需求。學院、二級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三院聯動”,構建了環境、文化、教育、實踐、成長為一體的復合型育人圈,形成了“住在學院、專業在學院,突出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引領,共同服務學生成長發展”的新格局。同時,根據學生興趣需求,開展各具特色的學院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服務。全過程、全方位、全領域、全環境的立德樹人機制網校哪個好,讓學院充滿了濃厚的人文氣息和溫暖,深受學生喜愛和好評。 “和以前的學校生活相比,現在的活動內容更豐富多彩,我很喜歡參加。”劉鵬自豪地說。
“因為管理的改變,學生們喜歡上了學校、喜歡上了專業、喜歡上了學習,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技能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近年來山東職業學院專業,學生總體就業率都在97%以上,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央企就業率達65.1%,有4名校友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等榮譽稱號。”山東職業學院校長郭培乾高興地說,“學校因為改革而變得更有活力、更有發展潛力。讓學生因為喜歡而發光,是我們辦學的初衷,也是我們不斷的追求。”
來源:山東教育報(綜合版)2023年12月25日第3頁:學校傳真
圖片來源:山東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