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加熱高錳酸鉀:加熱+MnO2+O2↑(實驗室制氧原理1)
15.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加熱MnO2=2KCl+3O2↑(實驗室制氧原理2)
16、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條件下分解:2H2O2=MnO2= 2H2O+ O2 ↑(實驗室制氧原理3)
植物光合作用:6CO2+6H2O陽光/葉綠素6O2+
初三必背的化學方程式(三)
與鋇鹽有關的化學反應式
BaCl2+==BaSO4↓+2NaCl現象:生成不溶于強酸的白色沉淀
BaCl2+==BaCO3↓+2NaCl 現象:生成白色沉淀但溶于鹽酸、硝酸,其實也溶于硫酸,但生成硫酸鋇沉淀,不太容易看到。
與鈣鹽有關的化學反應式
CaCl2+==CaCO3↓+2NaCl 現象:產生白色沉淀
CaCO3+CO2+H2O==Ca(HCO3)2 現象:固體逐漸溶解
Ca(HCO3)2+Ca(OH)2==↓+2H2O 現象:產生白色沉淀
與硝酸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 現象:紅色固體溶解,形成黃色溶液
CuO+2HNO3==Cu(NO3)2+H2O 現象:黑色固體溶解初三全部化學方程式,形成藍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 現象:藍色沉淀溶解,形成藍色溶液
NaOH(或KOH)+ HNO3 == NaNO3 + H2O 現象:不明顯
Mg(OH)2+2HNO3==Mg(NO3)2+2H2O 現象:白色沉淀溶解
CaCO3+2HNO3==Ca(NO3)2+H2O+CO2↑
+2HNO3==+H2O+CO2↑
+HNO3==NaNO3+H2O+CO2↑現象:以上三個反應現象與鹽酸反應現象一致
初中化學必知的知識點
1. 構成物質的三種粒子是:分子、原子和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勢:資源豐富、熱值高、燃燒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境。
4. 構成原子的粒子一般有三種:質子、中子和電子。
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和鉻。
6、常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液體二氧化碳滅火器。
7、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火焰中心三部分,其中外焰的溫度最高。
8、大氣污染的危害與防護:危害: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農作物生長網校哪個好,破壞生態平衡,造成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等。防護: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初三全部化學方程式,改善環境條件,使用清潔能源,工廠廢氣必須處理后才能排放,積極植樹、植樹造林、種草等。
9、凈水效果從低到高依次為靜置、吸附、過濾、蒸餾(均為物理方法),其中蒸餾的凈化效果最好。同時具有過濾和吸附效果的凈水器是活性炭。
10、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間內迅速燃燒,氣體體積急劇膨脹,引起爆炸。一切可燃氣體、可燃液體的蒸氣、可燃粉塵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物,遇明火都可能發生爆炸。
初中化學高頻考點
1. 實驗室中用于生產氫氣的化學品是鋅和稀硫酸。
2. 實驗室中用于生產二氧化碳的化學品是石灰石和稀鹽酸。
3. 鉆石是最堅硬的天然物質,可以用來切割玻璃。
4、實驗室中用來生產氧氣的化學品有:①氯酸鉀(白色)和二氧化錳(黑色)的混合物;②高錳酸鉀;③過氧化氫溶液(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二氧化錳在反應中起催化劑的作用。
5、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比空氣稍重,不易溶于水。液氧和固氧都是淡藍色。
6、可燃物燃燒的兩個條件是:①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②溫度達到或超過可燃物的自燃點。
7.化學價數助記符:一價的氫、氯、鉀、鈉、銀;二價的氧、鈣、鋇、鎂、鋅;三價的鋁、四價的硅、五價的磷;碳2.4、鐵2.3、硫2.4、6都可以;二價的銅、汞最常見。
8、固體二氧化碳的俗名是干冰,氫氧化鈉的俗名是燒堿、苛性鈉、氫氧化鈉,碳酸鈉的俗名是蘇打灰,氫氧化鈣的俗名是熟石灰、熟石灰。
9、收集氣體時用集氣瓶;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時用量筒;溶解大量固體時用燒杯;取粉狀固體藥物時一般用藥匙;取塊狀藥物時用鑷子。加熱時常用酒精燈。
10、氧氣的收集方法為向上空氣放電法和水放電法,氫氣的收集方法為向下空氣放電法和水放電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為向上空氣放電法。
初三必背化學方程式相關文章:
★ 九年級上學期必背化學方程式和公式復習
★ 初考必背的化學方程式及記方程式的8個方法與技巧
★ 九年級必背的金屬化學方程式及金屬與金屬材料知識點
★ 九年級必背化學方程式分類與記憶和九年級必背化學方程式分類與記憶
★2020年中考必背化學式全表
★ 九年級化學方程式的平衡
★ 初中化學公式
★ 初中化學課本復習:化學反應式
★ 9年級1至8單元的化學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