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擁有什么樣的心?愛、耐心、關懷、專注、同理心?”我希望他能更清楚地解釋這一點。
老唐就像一個高僧一樣,拍了拍我的肩膀,笑而不語。
直到積累了很多年的工作經驗后,反思他的話,才逐漸明白了職校教師的“心”應該放在哪里。
獨創性
作為一名新老師,我一時還不能適應身份的轉變。幸好在學校“青藍計劃”的幫助下,唐老師成了我的教學導師。那時的我,一絲不茍地按照課本上的教學方法上課。雖然我自認為備課、上課都很用心,但課堂效果總是不盡人意。我一舉一動都按照課本來,為什么效果這么差呢?“可能我不適合當老師吧?!?/p>
懷著忐忑和迷茫,我向唐老師請教快速提高教學效果的“絕招”。他慢慢講了一個故事:A和B都是村里有名的木匠。A抄書,照本宣科地做桌椅板凳,雖然尺寸差不了多少,但工藝保守,款式呆板,所以顧客不喜歡。B的手藝是家族傳承,一代比一代精益求精。他做桌椅板凳,總是專心、嚴謹、完美、創新,深受全國各地人民的喜愛。A向B請教,B說,你是一個合格的木匠,但你只有工匠精神,要想做一個優秀的工匠,還需要一顆工匠心。
之后我一直跟隨唐老師上課,我發現教學看似是重復性的工作,但每一節課都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唐老師不墨守成規,每節課總有一些別出心裁的小創意,給學生帶來新鮮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中有所收獲。在唐老師的指導下,我深入研究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研究學生需要什么樣的課型。在教學中遇到困惑時,多方請教,使我很快站穩了講臺。不僅被學校評為優質課,還多次在省、市教學能力大賽中獲獎。
多年后我才意識到,職業教師不能做充滿工匠精神的“教師”,而必須培養一顆工匠心。所謂教師的工匠精神,就是教師對教學的熱愛和對完美的追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把自己當成知識的傳遞者,更要成為學生與知識、技能之間的“介紹人”。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各種條件,催化學習。這是唐老師教我的,我也會教我的學生。
詩歌
班主任的責任毋庸置疑是重的。剛帶班的時候,我信心滿滿,想當好“班長”。然而,事情并不如我所愿,我低估了班上學生的“才能”。開學剛一個月,我們班的量化考核成績就被扣分了。各種棘手的問題接踵而至,我不知該如何是好。這次,唐老師主動找上我,給了我一本《班主任應急手冊》,告訴我在開展班主任工作時,一定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和學生一起管理班級。
在唐老師的建議下,我開始探索如何做好班主任,多年以后,我把自己的經驗總結為“詩意的心”。
所謂詩心,就是教師用自己的感情、藝術和智慧去啟迪學生,用詩心去“喚醒”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在無聲無息中接受思想道德的洗禮英語作文,用詩心去“約束”學生的外在行為2024年是第幾個教師節,塑造學生貼近真實的品格,用真誠的心去打動學生,而不是空洞枯燥的說教。
明白了這個道理后,我不再板著一張臉,而是盡量每天給學生一個微笑,每天給他們講一個故事,每天給他們一句名言,讓學生在人文熏陶中體會到做人的尊嚴、生命的珍貴、知行合一、超越知識技能的人生哲學。在班級管理中,我不再事事親力親為,而是大膽放權,讓每個學生各司其職,培養學生做事的能力。當學生犯錯時,我不再發脾氣,而是心平氣和地和學生溝通是非對錯。當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我會輕輕地走進學生的內心,既不過分干預,保護他們敏感的自尊心,讓他們感受到我的存在。久而久之,班級管理變得自然有序,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高。
原意
小雷是我在教學生涯中遇到的“問題學生”,上課睡覺、下課玩游戲、不把學習當回事、無視學校的規章制度。班里的老師和同學談起小雷,無不搖頭嘆息。有的同學甚至建議我“勸”小雷退學。面對小雷的“堅持”,為了班級的安定團結,我下定決心“勸”小雷退學。
唐老師了解到這個情況后,緊急找我談話。他給我講了自己的經歷:由于物質條件艱苦,遇到一些家長不重視中職教育,不愿意讓孩子上學;有的孩子家庭貧困,連書本都買不起。唐老師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孩子2024年是第幾個教師節,他挨家挨戶耐心說服家長讓孩子上學;他常年自掏腰包資助貧困學生。
明白了唐老師的意思后,我不再想著“勸”小雷放棄,而是和唐老師一起對小雷進行思想工作,一步步引導小雷,幫助他找到自己的夢想并為之努力,最終他選擇了電競專業。
所謂初心,就是把自己的青春和熱情奉獻給教育事業。從充滿青春氣息的年輕教師,到成熟穩重的中年教師,再到白發蒼蒼、滿臉皺紋的老人,他不拋棄、不放棄,為每個孩子的未來撐起一片藍天。
(作者單位:湖北十堰高級職業學校)
中國教師報,2024年5月22日,第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