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輔助分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招生考試院提出的一個概念,用來解釋為什么不同考生的高考文化分不同的情況下,按原始分排定了同樣的名次。對于沒有輔助分的省份,考生不必擔心因高考分數相同而產生并列情況,因為各省市招生辦會采取不同的方法來排定并列考生的位次。
高考成績輔助分最新變化包括:
1. 針對不同學業成績學生,實行分類賦分,并且明確說明了對選考科目的賦分要求。
2. 建立等級轉換規則,將賦分向不選考的科目進行轉換,確保“一分一檔”和“公平”原則的實現。
3. 調整了等級賦分制度,將等級賦分制度調整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
具體來說,高考成績的等級轉換規則包括將選考科目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其中A等級范圍為前15%,B等級范圍為前25%,C等級范圍為前35%,D等級范圍為前30%,E等級范圍為前5%。在轉換時,將成績從原始成績的D等級上升到C等級賦分增加1分,上升到B等級賦分增加3分,上升到A等級賦分增加7分。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建議咨詢相關教育部門和學校老師,獲取最準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