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效成績是指高考最終得分為取整分處理后的成績^[1][2]^。
例如,若某省高考滿分為750分,而考生考了690分,則該考生的高考有效成績是750分,而不是690分^[1]^。
高考有效成績的統計方式是各科成績取整非負數,若有相同分數,則共同進入相同分數區間。對于先合成再取整的情況,由于計算機計算可能有小數位,因此不能稱之為“取整分”,應該稱為“如實記錄考生卷面得分”,招生部門根據考生成績分布情況在部分省(區、市)進行合成后的取整處理^[2]^。
2. 高考成績的區分度進一步降低,對于一些上線生源數量較少的省份,投檔比例從原來的招生計劃1:1.2變為1:1.05。這可能導致部分省份的考生滑檔,需要接受調劑或復讀。
總的來說,高考有效成績的變化對于復讀生和社會生更加友好,但也存在滑檔的風險。考生和家長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