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凱文、唐家峰、姜忠廷等一大批名師集體離開文都文都考研網課價格,轉投新文道,并引發文都對新文道提起訴訟。
現在的問題是,大量已經報名的考生不知道是繼續上課還是退費,畢竟很多人是沖著老師的名聲來的。
與此同時網校哪個好,一些考生也在觀望,考慮自己考研到底需不需要上課,到底應該上線上課還是線下課?
我先說結論,除非成績特別優秀,否則不建議自學,最好是去上一些老師教的網課。
原因很簡單,如果是自學能力強的學生,這類人大多都會考研,畢竟名師在研究生領域耕耘多年,能有效幫助學生搭建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少走彎路,所以還是跟著一些老師學比較好,否則光靠每年的研究生大綱和基礎教材自學難度很大。
線上還是線下?這個主要看學生自己,如果基礎不扎實,或者自我認知太差,建議報線下班。
最簡單的例子,數學名師眾多,從最早的李永樂,到后來的張宇、唐家峰、吳忠祥等等,基本上考研數學的同學都看過他們的課程,但每年的數學平均分卻低至50多,2020年的考研平均分甚至都沒有公布,因為分數太低太難看了。
這也說明網課雖然好,但是還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希望大家慎重考慮。
不過在這里,小編還是會為大家講解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數學課程及教輔書籍。
選擇教具前必須明確的幾個問題
在選擇教具之前,我們需要明確幾個問題。
1.為什么要選擇教具?
國家已經公布了教學大綱和參考書,是否需要另外購買教學輔助書籍?
其實就是這樣的,個人能力有限,考研又有重點,大學里學的很多知識是沒有考的,所以要按照大綱內容去學習,老師講課都是大綱的總結,節省時間。
2、選擇教具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讓老師帶你熟悉考研數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后續的訓練中提高你的數學知識、計算和解題能力。老師經驗豐富,了解考研的重點。
3.如何聽課?
聽課只是開始,考研需要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沒有哪個老師能把所有的東西都講完整,上課時間又太短,需要課后自己去整理、補充。
這里郭老師強調,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因為老師講得再好,那也是老師的東西,你理解不透也是沒用的!
4. 我應該跟隨一位老師還是多位老師?
知識的本質是抽象且難以理解的數學語言,老師要做的就是將這些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知識,領悟其中的本質,因此每個老師的講解風格都不一樣,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多個選項。
審閱時常見的錯誤
這里面主要提到了兩點。
學生第一次失敗的原因是看視頻多,做練習少(機構數據調查)
張宇和唐家峰各有特色,不要有任何偏見(后面的文章會分析他們),沒有一本教程書可以面面俱到,把每個知識點講得清清楚楚,所以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果一本教程書上的知識點你看不懂,不妨再看一本。
高位數字部分
這里有一個圖,匯集了市面上大部分的考研輔導老師以及他們的資料。
1.吳忠祥: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專注于高等數學領域。講課扎實不拖沓,方法簡單有效,對高等數學頗有造詣。基礎課知識點羅列全面,注重知識點本身的講解,出題方法總結詳細恰當,尤其是17節高等數學課質量很高,講課通俗易懂。
書籍:高等數學輔導筆記
2. 唐家峰:最擅長高數,注重基礎,以問題式授課,用問題加深知識點理解,注重基礎,把知識點分解成非常小的部分,高數講義總結詳細,適合大部分學生,注重打基礎,像高中老師一樣,認真負責,踏實。(推薦給初學者)
書籍:高等數學講稿 +1800
3. 張宇:授課風趣幽默,問題少而精,善于理解知識本身,分析深入,以知識點講解為主,因為教過奧數課,所以出題風格偏向奧數。整體反饋比較好。
圖書:《張宇高等數學18講+1000題+退修練習》
4、李林: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對近幾年的題型把握比較準確,善于站在出題人的角度進行分析,對考點的把握比較精準。
其尤其以2019年考研預測題聞名,成為考研圈的一匹黑馬。
書籍:《高等數學講稿+880題+108題》
5、李正元:北京大學教授,原出題組成員,多年來對數學出題規律有深入細致的研究,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題思路。李老師主編的多部數學考研輔導書,是廣大考生復習數學的必備教材。
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部分考生可能只聽說過李永樂的復習書。但對于一些早年考研的同學來說,最早的《復習書》其實是“二李”寫的,分別是李永樂和李政元。但后來兩人分道揚鑣,各自出版了自己的復習書。李政元的《高數》很厲害,強烈推薦!某種程度上,比李永樂的《高數》還要好!畢竟李永樂的專業是線性代數。
書:《李正元評論書》
6、韓國平:山東大學教授,經驗豐富,是國內最早從事考研的老師之一。他獨創了格式化教學法,獨樹一幟,講解淺顯易懂,解題循序漸進,教出的許多學生都是山東高分學生。
7、楊超:題目很精煉,不偏不倚,不奇怪,都是真題,題目數量適中,步驟很詳細,很有參考價值,強調基礎和三大計算。
書籍:《必做986》
總結:高等數學部分靈活多樣,切入點比較深,知識點比較多,章節銜接緊密。高等數學是考研數學最重要的部分,占比很大,需要復習的內容也很多。尤其是前三章是基礎,需要認真復習。
線性代數
1、李永樂:清華大學教授,多年參與考研數學題型制定。線性代數大師,他的《線性代數輔導筆記》可以說是線性代數考研最好的書之一。知識點環環相扣,講解詳盡,對重點和考點都有詳細而恰當的題型。
書籍:線性代數講義 + 660 + 復習書
2.唐家峰:講授線性代數題,注重基礎,適合無基礎的同學。
書籍:線性代數教程 + 1800 個問題
3、張宇:張宇的基礎線性代數課注重概念的整體理解和講解,串聯了線性代數各章節知識,并講解了知識點的實際應用背景,對理解線性代數有很大幫助。
書籍:線性代數 9 講 + 1000 個問題
摘要:通過對20道考試題目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來線性代數的考核明顯加強。
線性代數的特點:概念多、定理多、公式和規則多、符號多
內容縱橫交錯,知識緊密相連。
對邏輯推理的要求很高,所以需要對線性代數有很深的理解,線性代數知識需要把各章知識串聯起來,復習線性代數的效果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全面”。
概率論
1、王世安: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曾就職于研究生出題組,曾任組長。對概率題的走向把握得很好,講授概率論幽默、簡明扼要。但對基礎知識點不講得過細,主要講考點。(切入點:有一定基礎)
書籍:《概率論教程筆記+660+復習書》
2.唐家峰:概率論通俗易懂,基本題型講解詳細,涉及面廣,適合打基礎。
書籍:《概率論講稿+1800道題》
3.張宇:對概念的解釋很詳細,旨在幫助學生理解概率的本質,而不是僅僅做練習。
書籍:《概率論 9 講 + 1000 個問題》
4.方浩:這個需要很強的技巧,卷積公式。
5、余炳森:講解詳細有條理,緊扣考點,講義在概率論方面比較詳細,知識點扎實,題型分類詳細。
書籍:余炳森講稿
總結:概率論這門課本身并沒有那么復雜,在考研中偏向于考公式、考計算文都考研網課價格,與高等數學聯系緊密。通過20道測試題的分析,概率這幾年明顯強化,不再是15年前那種隨意得分的情況,更注重對概念本身的理解。所以概率論不局限于練習題,也需要對基本概念和應用的掌握。
各類教師的特點
權威的老師主要有李永樂,吳忠祥,王世安等,這些老師畢竟距離考研比較近,教的東西也比較經典。
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李永樂團隊(李永樂、汪詩安、吳忠祥)就比較權威,答案比較貼近考研真題,思路也跟考研真題差不多。
湯家鋒(實用主義者)的理念是讓沒有上過大學、沒有學過數學的人也能學好數學,鞏固基礎,并詳細總結了很多方法,既能保證每一個學生的成績,又能讓基礎不深的學生也能聽懂他的課。
張宇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延伸很深,使得他能夠舉一反三,對于概念的解釋也很深刻。
推薦組合
由于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所以不建議只跟隨一位老師,最好的選擇是學習所有老師的優點!
1.基礎階段:
如果你對高數的基礎和理解能力不是很好,不建議直接選擇張宇的課,因為張宇的課對基礎的要求比較高,而且例題很少,一些深奧簡單的知識張宇也不會講,所以可以選擇上面的老師。
李永樂的線性代數課你一定要上,但是他的基礎課入門比較難,大部分學生都說基礎階段聽不懂。建議你聽一下張宇講解的線性代數,從宏觀上串聯起知識點。
概率論;講義可以選擇余炳森的,基礎班王詩安老師的講義沒有講得那么詳細,講義選擇老師先把基礎階段的知識體系建立起來。
2.強化階段:
高數強化課:聽過某個老師的基礎課的同學一定要再聽一遍強化課,因為一方面是要全面構建體系,另一方面有很多老師在基礎課中跳過的知識。建議在我們上面推薦的老師中選擇多位老師,每個老師的側重點都不一樣。
線性代數強化課:李永樂老師的強化課,其他老師也可以根據你的吸收情況進行補充補課。
概率強化:要多聽王詩安其他老師的講解,然后根據自己的吸收進行補充。但是概率已經不像2015年以前那么容易拿分了。看王詩安的視頻,可以發現2016年以前主要是抓考點,現在的概率更偏向考查對本質的理解。所以要重點對待。
總結
視頻只是輔助手段,備考一定不能依賴!
聽課只是知識輸入的過程,自主解決問題才是有效的輸出,一切輸入都是為了輸出!
總結一下,每個老師對不同知識點的側重點都不一樣,比如一個考點,比如經常考的單調有界必有極限,看完一個老師的視頻可能對這個題目有很多疑問,可以看看其他老師的講解進行補充。
無論選擇什么,都要先完成基礎,搭建知識體系,然后根據對每章重點的理解,進入強化階段,之后再根據各個老師的特點進行補充提高。
注意:
做題的時間比看視頻的時間要長很多。
教師選取其中一項作為主要內容,其他作為補充內容。
你必須透徹理解主要的參考書;閱讀一次是遠遠不夠的。
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計算訓練。
回歸概念的本質,不要死記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