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南大洋在哪里嗎?
關于陸地和海洋在地表的分布,我們一般知道分為“七大洲四大洋”,而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太平洋是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總面積為1.81億平方公里,約占海洋總面積的一半,平均深度為3957米。太平洋位于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間。但是,由于板塊間的碰撞擠壓,太平洋的面積正在不斷縮小。
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圖
大西洋是四大洋中第二大洋,總面積約9165萬平方公??里,約占海洋總面積的25%,平均深度3627米。大西洋呈“S”形,西岸是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海洋面積最小,東岸是歐洲和非洲,南邊是南極洲,北邊是北冰洋。大西洋東西兩側海岸線高度一致,大西洋中部有一條“S”形的洋中脊貫穿南北。大西洋的形成很可能是由于板塊裂變,因此大西洋的面積在不斷增大。
大西洋
印度洋是四大洋中第三大洋,總面積約7342萬平方公里網校頭條,約占全球海洋總面積的20%,平均深度3872米,僅次于太平洋。印度洋北鄰亞洲,西鄰非洲,南鄰南極洲,東鄰大洋洲,面積為南半球最大。北冰洋是四大洋中最小的一個,總面積約1475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球海洋總面積的5%。實際上,由于北冰洋位于高緯度地區,浮冰面積巨大,而且北冰洋被歐洲、亞洲和北美洲包圍。
北冰洋
然而,地球“四大洋”的傳統劃分在2000年被打破,科學家發現四大海洋面積最小,此前被認為屬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南極洲周邊海域,在地球海洋中比較特殊,即南緯50°至65°之間的區域幾乎全部是海洋,沒有陸地,因此,盛行西風將表層海水吹起,形成環繞地球的“西風漂流帶”。
南部海洋
這就導致南極大陸周圍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區的洋流結構,這些洋流基本圍繞著南極大陸運行,包括西風漂流帶、南極繞極流和東風漂流帶。正是基于此,國際水文組織在2000年將這片海域命名為“南大洋”。由于南大洋與其他大洋的界限并不十分明確,因此對這一劃分存在很多疑慮。國際水文組織將南緯60°以南的海域劃定為南大洋,總面積約2032萬平方公里,面積大于北冰洋,位居世界海洋第四位。
南大洋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