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辦學歷史悠久。 起源于1918年創辦的廣東省第一甲級工業學校,1952年正式成立,是新中國“四大工科院校”之一,堪稱中國高等工程教育的探路者。 1960年,學校被評為全國文化教育戰線先進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地址,同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 1981年成為我國第一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1995年進入我國面向21世紀重點大學行列(“211工程”); 2001年進入國家高水平大學建設(“985工程”)行列。 近年來,學校發展迅速。 2012年起進入隨機科技《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500名。 從那時起,它每兩年就前進100位。 2018年排名201-300名。 同時,成功入選中國“雙一流”建設A類大學; 在最新的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國大陸大學排名第16位,世界排名較去年上升25位。 在同時公布的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學校共有10個學科入圍,其中農業科學、電氣電子工程、工程學等躋身世界前50名華南理工大學地址,7個學科躋身世界前100名。 學校現已全面進入國際公認的“全球大學排名四強”,穩居中國頂尖大學和世界知名大學行列。
經過66年的建設和發展,華南理工大學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醫相結合,管、經、文、法、醫等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學校現有32個學院,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31個、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39個、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3個。 學校學科實力雄厚。 目前共有9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其中,工程、材料化學、化學、農業科學4個學科領域位列全球ESI排名前1千分之一,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尖院校。 學科方面,選拔學生人數在中國高校中排名并列第五。 學校辦學條件良好,教學環境優良,治學嚴謹,堅持以培養高素質、具有國際化事業的“三創”拔尖創新人才為目標。 建校以來,學校已培養各類高等教育學生40萬余人。 一大批畢業生成為我國科技骨干、著名企業家和領導干部。 學校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企業家的搖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 根據。
學校于1960年代開始招收國際學生,并于2004年成立國際教育學院,共培養國際學生18,385人,其中55%為學術生。 目前,有來自122個國家的2,425名國際學生,其中56%是學術學生。 學校先后榮獲首批來華留學示范基地、首批來華留學質量認證大學。 學校所有專業均向留學生開放,并依托學校優勢學科和專業,打造滿足留學生需求的特色專業、品牌專業。 現有16個全英文專業、300余門全英文課程,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本科專業。 碩士、博士留學生培養體系。 其中包括開發中國大陸大學首個全英文MOOC課程《中國語言與文化》、兩門被教育部評為中國留學生全英文授課品牌課程的文化課程等。學院培養的優秀留學生不斷涌現,其中不乏在SCI期刊發表高影響力論文、在所在國擔任高級官員、在大型企業擔任高管的人以及一大批熱愛中國的人士并且很了解中國。 學校高度重視多元文化融合,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積極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互鑒,促進多元文化思想碰撞與融合。 與200多所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其中包括與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美國愛達荷大學、德國奧迪集團、因戈爾施塔特市政府、因戈爾施塔特工業大學共建三所孔子學院。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確立了到2050年全面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學校將秉承“博學慎思、明辨實干”的校訓堅持學術立校、人才強校、開放辦學、文化興校,弘揚“厚德載物、崇尚學習、自強不息、務實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緊緊抓住“雙一流”建設和廣州國際校區建設的重要機遇,要堅持內涵發展,深化全面改革,全面提升質量,向著“雙一流”建設、廣州國際校區建設的重要機遇奮勇前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