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一些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讓大家在上小學的路上少一些迷茫。
7月初,最終結果出爐。除了2019年小學生升初中生的錄取情況外,這是2020年小學生升初中生家長最關心的事情。開學了,家長們有點郁悶,因為大部分都考不到期末分數!只有成績!
最終成績按成績報告。這不是什么新鮮事。教育局早就規定,學生成長手冊只能公布年級水平。以前大家都是怎么拿到分數的呢?家長們總結了以下三種情況:
1、學校老師在家長會上直接向家長公布成績和試卷;
2. 老師會告訴家長孩子做錯的問題,然后根據答案自行計算分數;
3、老師不會主動公布,有需要的家長可以私聊。
但今年,大多數小學家長發現上述方法不起作用,因為老師告訴他們,老師自己沒有分數。教育局和學校這次甚至封殺了老師……
(圖片來自微信群)
白云區、荔灣區、海珠區的家長最為郁悶,基本拿不到分數。天河區、越秀區仍有部分學校能拿到分數。
四、五、六年級家長對期末成績的渴望,其實是由小學轉初中的政策變化引起的。筆試和面試首先被禁止,最終成績成為唯一“明確”的表現標準。一時間,290、295成為小升初中的硬通貨。
但現在隨著政策的收緊,這種硬通貨已經沒有了小升初分數,而且等級等級范圍太寬(A為86-100或90-100)。連3A也才270網校頭條,那接下來該怎么辦呢? ?
從目前政策收緊的情況來看,這或將成為長期趨勢。那么期末沒有成績,只有年級水平怎么辦?根據目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思考后,我給大家做出以下兩個預測:
1、A級含金量有增加嗎?
近年來,天河區、荔灣區的家長不難發現,期末題變得更加困難,批改也更加嚴格。尤其是五班、六班等重要時間點的期末統考,高分不再像低年級高分。太容易了。如今,分數強制評分后,難度可能還會繼續增加。從今年天河、荔灣、海珠等區的期末題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這一趨勢。比如,如果期末統考難度系數達到0.7(相當于滿分100分,平均分只有70分),那么此時三科都能拿到A的孩子就已經可以證明他的力量。
2、各區名校/團體消化優生學嗎?
看看近兩年各區的中考排名,以及各區/教育集團內部的動作,我們可以看到,三區在這方面的動作很多。比如,從2019年寒假開始,6月份在只看成績的荔灣,那些學生的家長一開始都慌了,不知道沒有成績怎么寫在簡歷上。結果,春季學期開學后,他們就通過各種渠道收到了區里名校的“邀請函”。 。如果這是一種趨勢,則意味著五、六年級學生期末統一考試成績將從“顯性”標準轉向“隱性”標準。
寫在最后:
孩子升初中時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每個人敏感的神經。此時當孩子面臨中學的選擇時,家長們都渴望了解任何變化和機會。從目前政策的走勢來看,學期末不評分、僅評分的情況仍將繼續執行。無論A值變高還是成為學區、教育集團內部的“隱性”標準,讓孩子們為了學校成績而好好學習、適應新的學習變化、提高競爭力勢在必行。
另外,如果你能在一些大院校內取得好成績,尤其是統一考試標準的考試,也是增加你未來初中含金量的一種方式。
總而言之,我會給你一些提示:
01
在一些學校,只要家長和老師解釋孩子需要成績,老師可能會表示理解小升初分數,并告訴家長孩子的成績。這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但現在教育局和學校都有嚴格的規定,老師們往往不敢冒險。不過,家長們還是可以抱著一線希望去詢問。如果老師同意的話,那就很容易了。
02
如果老師不告訴你,家長把ABCD成績寫在簡歷上也是可以的,因為中學老師可以查到你孩子小學的所有成績。只要老師對你的孩子感興趣,你就不用擔心老師不知道你的成績。
03
也許有的家長打算沖進名校,那么這個時候就需要用自己在其他比賽中的優異成績來獲得老師的關注。有時候證明孩子優秀的不僅僅是成績,證書等獎項也很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