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升學焦慮的根本原因是擔心上不了學、擔心找不到好工作、擔心走錯方向……
從名校進入名企似乎是最穩妥的解決方案,因此對頂尖資源的追求變得更加強烈。
然而,最近我看到一個統計數據最強學院,多少顛覆了我的認識:
美國科技巨頭員工比例最大的五所大學中,除了斯坦福大學外,其他四所都不是頂尖大學。第一個是華盛頓大學,很多人可能很少聽說過。
不是說大學排名越高,就業能力就越強嗎?除了名校,我們還有什么不尋常的大學選擇嗎?現在公司的招聘趨勢有變化嗎?
沒有人比“高教終端”的一線企業主更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了。
就在近日,一家知名人力資源咨詢公司與英國最知名媒體之一的TIMES聯合發布了《2023年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報告》,其中給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趨勢。
01
《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報告》
為什么這份報告值得一讀?除了發布者的權威性之外,還因為這是一份真正由雇主投票選出的工作。
評委由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11560名企業主和高管組成,其中2/3來自員工500人以上的大型企業,并通過10萬張選票評選出全球畢業生工作表現最佳的100所大學。
↓↓滑動查看就業大學完整名單
在這100所大學中,毫無疑問最強學院,名校的優勢還是很強的,但也與大學排名有所不同。
排名前20的學?;径际谴蠹沂煜さ膶W校。其中,美國大學有9所,占比接近一半。按順序依次是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有趣的是,NYU和UC 碾壓了很多常春藤盟校以及很多排名比他們高的學校。他們與美國錄取率最低的頂尖學府“海伊普爾”和天才基地加州理工學院齊名。
其次是英國,擁有劍橋、牛津和帝國理工學院三所大學。他們也是英國錄取率最低的三所大學之一。
同時,一些對我們比較好的大學也榜上有名。一方面,友善是指成本。例如,日本東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大學的年費用可能還不到美國的一半國家。
例如,日本東京大學的學費每年僅為3萬至4萬元人民幣,而德國和瑞士的公立大學則免費,每年費用在20萬元人民幣左右。
另一方面是指錄取的友好程度。例如,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每年招收1000多名中國學生。美國排名第10的波士頓大學,每年也招收不少學生,但其要求卻比美國8所常春藤盟校低得多。更重要的是,后者每年在中國只招收一百多名學生。
■谷雨統計了世界各地的留學費用。
如果把TOP20趨勢放在大學里,樣本更大的話,會得出更有趣的發現:歐亞大陸的大學正在展現出驚人的就業能力。
其中,美國大學上榜的僅有21所,英國大學僅有7所。其他地方則由美國以外的大學瓜分。數據還顯示,2013年,58%的英美大學進入就業能力排行榜,但今年這一比例下降至27.5%。
歐洲排名飆升,以法國和德國為首,有19所學校占據榜單第二和第三位,瑞士也進入前十。以德威為例,慕尼黑工業大學排名世界第13位,歐洲第1位。它被稱為“創業型大學”。許多學者不僅在寶馬、西門子等公司工作,而且學生還可以與雇主一起開展研究項目。
其他知名大學如慕尼黑大學、海德堡大學、漢堡大學、波恩大學等也榜上有名。
■德國有9所大學進入TIMES世界排名
此外,共有26所亞洲大學進入,49所大學進入就業能力榜單,比去年增加5所。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13所大學進入,均為知名985大學。
香港四所大學入選,分別是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國語文學校和香港理工大學。目前,高考和國際課程均可申請到香港院校就讀。從難度上來說,據學生反映,國際課程錄取的概率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東京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均進入世界前十,排名第七和第九。相應地,近年來赴日本、香港、新加坡留學的人數呈指數級增長。 。
■我們邀請學生分享他們從國際學校到香港大學的故事。
02
近距離觀察美國大學
排名越高就業能力越強嗎?
毫無疑問,美國大學仍然是全球就業能力之王,共有51所大學上榜。
美國大學就業能力排名也有一些值得關注的趨勢。
首先,大學排名并不完全等同于就業能力排名。
我們特意制作了一張美國大學就業能力與大學綜合排名的對比圖。不難發現:
許多處于總體排名低端的學校在就業能力方面壓倒了許多傳統名校。例如,波士頓大學的就業能力排名全美前十。
又比如,榜單上有很多公立大學,但這些大學在綜合排名中受到很大影響。例如,加州伯克利分校、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佛羅里達理工學院、加州洛杉磯分校、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和密歇根州安娜堡分校的就業能力位居美國前30名。 。
在中國,我們寫過很多公立大學一年的學費不到20萬元。他們的就業率很高,師資也很好。畢業三年后平均工資超過10萬美元(約7170萬元人民幣)。教育投資回報率高于許多大學。學校學生。
其次,上榜學校大多是理工科較強的學校。這也與大企業主要是科工、金融企業有關。第一名和第二名分別是加州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排名前 50 名的大學中有 40% 屬于理工科大學。學院類型。
美國權威統計網站的一項調查顯示:名企最想招聘的是商科、CS、數學、工程等專業的應屆畢業生。
加州理工學院就業能力全球排名第一,2023屆畢業生起薪中位數為1美元至1000美元,遠高于美國STEM畢業生的全國平均水平州; 2023年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生中有32%的學生從事信息和計算機技術工作,18%從事金融行業。
■麻省理工學院就業報告
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就業能力排名全美第16位,綜合排名第33位,2022-2023學年本科生整體就業率為78.4%。就業率最高的專業是建筑工程、核與放射工程、全球經濟學、地球與大氣科學,就業率100%。
本科生畢業后的平均收入為89,942美元,中位收入為84,500美元,高于美國STEM畢業生的平均收入。
相比之下,全美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頓大學2023屆畢業生平均畢業后收入為89,144美元,中位收入為6萬美元,低于理工科??茖W校。
其中,計算機科學專業的預期中位收入最高,而德國專業、藝術和考古學的預期中位收入最低。
■普林斯頓就業報告
最后,城市和地點對就業的影響可能比大學排名更大。
許多美國大學將學生的職業準備融入課程中,并提供帶薪實習課程,即Co-op項目。學生在企業全職實習至少一學期,這需要考慮通勤距離、企業合作資源等。
例如,在提供Co-op項目的學校中,波士頓的東北大學是領先者。它已經運營了一個多世紀,與全球3000多家雇主合作。它已成為學校的金字招牌。
比如就業能力排名全美第13位、公立大學第2位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與百事可樂的雙向產出也非常有吸引力。
■圖片來自小紅書@許愿池Jane
公司合作資源中,附近有大企業的公司機會較多。
SHL統計了谷歌、蘋果、蘋果、惠普、英特爾等15家全球科技巨頭的畢業生。校友數量最多的美國大學地理優勢顯著。
榜單第一名并不是我們心目中的常春藤盟校,而是位于華盛頓州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它得到了微軟和亞馬遜等著名公司的支持。大量畢業生加入微軟和亞馬遜??梢哉f是先服務的。
前段時間我們采訪了上海耀中的畢業生Frank。他從小的夢想就是創辦一家科技公司。即使考上了排名更高的大學,他仍然選擇了區位優勢更加明顯的華盛頓大學。
今年作為大一新生,他已經通過激烈的競爭,獲得了亞馬遜的實習offer,向夢想邁出了第一步。
03
公司招聘趨勢發生變化
隨著人工智能發展越來越快,其對教育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企業也在不斷調整自己的趨勢。
馬斯克曾批評美國名校招收的畢業生,聲稱“這幾年美國大學畢業生的能力明顯下降,創造力和執行力大不如前”。因此,馬斯克計劃建立一所德克薩斯理工學院來與麻省理工學院競爭。
那么,當今雇主真正想要什么樣的畢業生呢?
這份《全球就業率最高的大學》報告中也給出了答案。這種對大學畢業生的評價只需要根據最重要的6個指標,按重要性順序排列:
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是專業技能和研究生技能。與2019年相比,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指標是“學業成績”。
可以說,決定大學畢業生就業機會的因素已經從考試成績變成了更實用的硬核技能:能否快速適應職場環境,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工作。方式。
■雇主最看重的能力變化
什么是畢業生技能?
這指的是兩類:軟技能和數字技能。前者包括工作中需要的團隊合作、壓力適應、創造力等;后者是數字時代利用各種數字設備查找、評估、共享和創建內容的綜合能力。
與此相適應,雇主越來越關注具有社會影響力和領導能力的畢業生。
相對于完成在校學習,通過參加志愿者活動、參與科研項目等方式與社會聯系、貢獻自己的力量,對用人單位來說會更有吸引力。
在上大學已經成為“饑餓游戲”的當下,這也是長期主義的價值所在:
名校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努力的方向。如果太投入,過早失去了上名校的動力,豈不是得不償失?
要知道,即使一所學校的綜合排名不高,其強勢專業也是就業市場上的一道強有力的通行證。如果學生抓住市場熱門專業的空缺,就可以搭便車。
例如,Sora成員畢業于非傳統名校,如佐治亞理工學院、密歇根大學、科羅拉多礦業大學、加州圣巴巴拉分校等。
■北美留學生也提到了這些技能在找工作時的重要性。
最后,對于想要留下來工作的留學生來說,就業政策的外部因素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障礙。
就在昨天,美國移民局公布了今年的H1B抽簽(注:國際學生在美國居留和工作的簽證)網校哪個好,給無數家庭帶來了好消息:
首輪勝率高達25%,比去年14.6%的同比增幅快了十個百分點。整體勝率將恢復到32%左右!
今年,許多國家的就業市場也在回暖。比如日本已經走出經濟低估,日經指數突破4萬點。
有人打過這樣的比喻。我們每個人都站在時代的曲線上。曲線的波動弧線和路徑決定了我們生命周期的上限和下限,選擇可能比努力更重要。
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但數據可以幫助我們試探時代水溫、感知趨勢、做出選擇。
■世界銀行表示,大多數經濟體在2024年和2025年的增長速度將比過去十年更慢。
本文經《谷雨星球》授權轉載,誠邀您成為內卷下的長期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