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系
倫敦大學藝術學院
在2019年QS世界藝術大學排名中,倫敦藝術大學位列全球第二。倫敦時裝學院是該校七所學院之一世界藝術大學排名,總部位于倫敦市中心的牛津街。
倫敦時裝學院是國際時裝教育界專業細分最全面的院校。其提供的近百個專業方向基本涵蓋了當今整個時尚行業的各個細分領域。
在BOF(of)2016年全球時裝學院排名中,倫敦時裝學院的本科課程排名全球第七,研究生課程排名全球第五。
●●●
2014年寒假,李嘉璐跟團去英國旅游。那時,她只是一名普通游客,只游覽熱門旅游景點。
那時的她從未想過,有一天,作為一名大學新生,她會再次踏上這座具有英國皇室風格的古典藝術之都。
在世界藝術大學排名中,倫敦藝術大學位居世界第二。李嘉璐就讀的倫敦時裝學院是倫敦藝術大學七大院校之一。
那么世界頂尖藝術大學為何錄取她呢?什么樣的不可思議的人才贏得了招生官的青睞?
●●●
作品集隱藏了您的經驗和想法
▲ 作品集封面(模特所穿服裝為李嘉璐成衣系列之一)
作品集決定了申請的成敗,其重要性至少占申請的80%。
李嘉璐的作品集共有40頁,包括四組風格不同、靈感來源不同的作品。它濃縮了她走過的路,見過的人事物,以及她的所思。
“你可以把你的投資組合想象成一道菜。色、香、味好不好?招生官愿意多看幾眼、多嘗幾口嗎?他們是否愿意更深入地了解做菜的人,并訓練廚師做出更美味的菜肴?好吃。”這是李嘉璐的看法。
●●●
作品一:墨西哥亡靈節系列
▲ 《可可》手繪系列之一
電影《尋夢環游記》上映前,李嘉璐就看到了一張海報,海報上是一個背著吉他的小男孩和幾個骷髏卡通人物站在一起。她猜測這可能是一部悲傷的電影,所以不太感興趣。
電影上映后,電影豆瓣評分高達9.1。一位看過電影的同學神秘地對她說:“不悲傷,不可怕,但你得帶兩包紙巾。”
她決定周末邀請同學來看,但她沒有帶紙巾。
影片一開始,母親就指示孩子們撒上萬壽菊花瓣鋪路,以便死去的親人能夠在亡靈節那天沿著萬壽菊的顏色和氣味找到自己的家。這立即引起了她的興趣。接下來的一個半小時,她跟隨他穿越生死,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當曾祖母聽到孫子彈唱《我》時,她的表情開始發生變化,嘴角上揚,她終于想起了父親。李嘉璐無法忍住淚水,用衣袖一次又一次地擦著。她后悔沒有帶紙巾。
她開始對墨西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網上搜索和研究萬壽菊、神話動物、墨西哥大裙子等藝術元素。
▲ 亡靈節系列圖案的制作流程
如果你一直這樣想,就會有后果。看完電影一年后,李嘉璐開始以萬壽菊、大裙子、墨西哥草帽等為靈感創作自己的作品集。
她對墨西哥風格的圖案進行了修改和選擇,并與中國人在祭祀儀式上常用的黑白相結合,創作出了自己風格的作品。
▲ 用針珠固定剪好的衣服
▲ 兩套亡靈節系列成衣
●●●
作品二:徒步系列
▲ 李嘉璐(右一)在柴達木盆地徒步
2016年6月,李嘉璐初三畢業后去旅行。她選擇了柴達木盆地100KM徒步。當被問及為何“自找麻煩”時,她的回答是:
“我特別向往柴達木的藍天、白云、星星。我想挑戰極限,找到靈魂深處的自己。”
出發前,徒步團成員被要求將手機交給領隊,但李嘉璐根本沒有帶手機。她想徹底嘗試一下回到原始人的感覺。
當她的父親看到溫室里的花朵終于要出去迎接風雨時,故意挑釁她說:“女兒,如果你后悔了,就給我打電話,我給你訂機票世界藝術大學排名,你累了。”還曬傷了,你為什么這么難為自己呢?” ”
父親越這樣說,女兒就越不可能讓父親成功。
徒步4天,每天20多公里。
僅僅走了幾公里,就有20%的人選擇放棄。李嘉璐沒有讓自己有絲毫退縮的想法。
“我們既然來到了這里網校哪個好,就必須堅持到底。”
▲徒步裝備手繪圖
徒步過程中,第二天晚上的安排是“無言夜行”。徒步其實并不可怕,最難的是不能和任何人說話。簡直就是“毀滅人類”的考驗。
她把所有能想到的都想了一遍,實在沒什么可想的時候,她才抬頭看看天上的星星。她第一次覺得“日夜行走在星月下”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到了青海湖,李嘉璐借了其他同學的手機,撥通了父親的電話:“哎,你的計劃沒有成功!別小看我!”
媽媽在旁邊不停地問我:“你的腳起泡了嗎?疼嗎?曬黑了嗎?累嗎?”
▲ 徒步100公里后,李嘉璐順利到達終點
耐心地向媽媽解釋了一切之后,那一刻,她覺得自己真的很了不起,不再是父母眼中的小寶寶了。
徒步過程中,晝夜溫差大是最大的考驗。隨著氣溫的升降,白天要一件一件脫掉衣服,晚上則要一件件穿上。各類急需物品必須隨身攜帶。
當時她就想,如果自己身上的衣服也能像哆啦A夢的衣服那樣該多好,自己想要什么就拿出什么。
這成為她工作的靈感。可拆卸、可自由組裝的多口袋和多拉鏈設計是這套作品的亮點。
▲遠足系列手繪設計圖
●●●
作品三:即興繪畫游戲系列
▲ 即興抽獎游戲
好看的皮囊都是一樣的,但有趣的靈魂卻是獨一無二的。
像李嘉璐這樣用“玩游戲”來尋找作品靈感的人,恐怕再也找不到了!
在工作室休息時,李嘉璐建議:“不如我們現在玩一個游戲吧:大家說一句話,我就用這四個字做一套作品。”
她的話還沒說完,同學們都驚訝了:“你確定要這么隨意嗎?”她說:“是的,一旦說出來,就很難跟得上!我只想做出一套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作品!”
四人將寫好的字條放在桌子上,打開。這四個字是:
《北京胡同》《斷袖》《十九世紀》《莎士比亞》。
看到八竿子打不著的四個字,李嘉璐居然來勁了,照著她說的做了。
最終,一套史無前例、空前絕后的作品——李嘉璐Made by Li Jialu誕生了。
▲ 穿著自己設計的衣服拍照
●●●
作品四:向法國藝術家致敬
▲798藝術區觀看藝術展
作為藝術生,看展覽是必修課,但不能只選自己喜歡的。你必須看到不同風格的展覽才能具有包容性。
高二的時候,李嘉璐去美國留學了一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參觀了一位法國藝術家的展覽。藝術家是一位雕塑家、畫家和作家,90歲時仍能保持強大的創造力。這位法國藝術家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會變得更加聰明。”
在查閱大量資料后,李嘉璐決定設計一套“突破自己思想界限”的衣服來向藝術家致敬。
▲制作服裝材料
▲ 致敬法國藝術家系列設計圖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作品集的版式設計均由李嘉璐親自負責。她說:“如果我請老師做,我就要向老師解釋我的想法。如果我自己做,無論是調整順序還是增刪素材,都會節省很多時間。”
從2018年6月到11月,作品集很快就完成了,比大多數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早了幾個月。優秀作品的背后,是一個充滿創作激情的人。
敲黑板,劃出重點。四組作品的靈感來源和意圖總結如下:
亡靈節系列:家庭概念,捕捉細節
彩票游戲系列:挑戰未知,發揮創意
致敬法國藝術家系列:敢于打破傳統習慣,推陳出新
徒步系列:不畏艱難,接受極限挑戰
●●●
把采訪室變成個人展示室
不給自己留任何退路的李嘉璐,早申請的時候只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大學。幸運的是,提交作品集僅僅兩周后,她就如愿收到了面試邀請。
2018年12月6日,對于全家人來說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日子。爸爸故意推遲了出差。在這個重要的時刻,他怎么能錯過女兒的成長呢?
她一大早就在父母的陪同下趕到倫敦藝術大學北京辦公室面試。
▲ 一家三口
面試前的準備:
我以為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是當我到達現場時,情況仍然和我想象的不一樣。
李嘉璐的面試官是一位本科畢業、時尚專業的學姐。她拉著一輛小推車,車上裝滿了作品,堆積如山。
壓力驟然增大,讓她有些坐立不安。媽媽安慰我說:戰略上要注意敵人,戰術上要輕視敵人,精神上要放松。
調整好情緒后,李嘉璐懷著樓蘭不破必勝的決心走進采訪教室。
面試官是一位來自倫敦藝術大學的女老師。她看上去五十歲左右,臉上帶著挑剔的笑容。乍一看,他就像一個閱人無數的“老江湖”。他的目光銳利,仿佛想要看透人。
一開始都是一些常規問題,比如:“你為什么選擇這所學校?” “你有什么突出的優點?” “你對哪一組作品最滿意?”李嘉璐應對自如。
熱身結束后,題目難度逐漸增加。
采訪者的目光從電腦上移開,突然問道:“現在的年輕人使用電腦的情況越來越多,他們的作品大多以電子形式呈現,您對這種現象怎么看?”
聽到這個問題,剛才還緊張的李嘉璐頓時放松了下來。她平靜地從自己帶來的作品中取出紙質版的作品集遞給招生官,并條理清晰、邏輯清晰地解釋了為什么打印紙質版:直觀、有質感、更真實。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四個人從其他面試室走了出來。李嘉璐還在和招生官聊天。越往后走,她的心情就越輕松,心情也越來越好。
最后,招生官對她說:“太完美了!等一下,我給你你想要的OFFER!”
什么?有這么神奇的操作嗎?錄取通知書當場打印嗎? !
一分鐘后,工作人員將剛剛從打印機中取出的錄取通知書遞過來,對李嘉璐說道:“!”
李嘉璐記得當時紙還是熱的。
▲ 現場打印的錄取通知書
當我收到“新發布的通知”時,我首先看到的是UAL和我女兒的名字,李嘉璐。媽媽眼睛里閃閃發亮,聲音哽咽:
“你的夢想終于實現了!幸運的是,當你想要選擇藝術學校的時候,我們并沒有堅決反對。在過去的六個月里,我一直對你的選擇持懷疑態度,但現在,我真的很羨慕你!我們是唯一選擇在英國學習藝術的人,這是我從來不敢想的!
爸爸故作鎮定地說:“這就是我預料到的結果!哈哈!作為投資人,我和媽媽都說這次合作很愉快!”
●●●
到目前為止,李嘉璐還沒有去過倫敦時裝學院,與自己的夢想學校還處于“云交流”階段。
當她決定報考這所大學時,她就開始在網上搜索學校的地理位置、旅游景點、美食等信息,每一次搜索都感覺距離這座藝術殿堂又近了一步。
夢想變成了現實,出發日期定在2019年9月16日,這所全球“最時尚、最時尚”的大學,將開啟她新的人生旅程……
采訪撰稿人:小喬
封面攝影:李從實
視覺設計:郭友健
特別支持:吳麗華莊正佳
本期主編:李紅
請點贊下面有志者李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