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區985建筑專業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可持續城市設計與規劃專業一年級學生
KTH-可持續城市設計與規劃-學習經歷
兩年的課程分為三個主要方向:Urban &(城市設計)、Urban &(城市規劃)和Urban &(環境方向)。
在開學前會有1個月的時間,也算是適應期,三個方向的學生都會上課,一起做,老師會帶著全年級的學生去斯德哥爾摩的各個區去觀察城市,途中可以和同學老師交流,老師們也會很熱情的分享自己的感悟。之后會有統一的分組網校頭條,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一些城市設計和規劃的理論,了解城市設計和規劃是如何做的。
老師正在講述各個地方的歷史發展和地域特色。
-超越人類
假設城市不是為人類設計的,而是為另一種生物,甚至是一種產品或工業流程設計的,城市會是什么樣子?這就是我們小組的《Fung-us》城市規劃作品集,探討人類與真菌如何共存,以及真菌作為主導生物占領斯德哥爾摩之后,城市會如何發展。
在大一結束時會有很詳細的課程介紹,然后可以選擇不同方向的課程。這些課程不一定要單行選,也可以一個學期選UPD,下個學期選URP。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UPD(城市設計)課程總學分超過60,那么獲得的文憑就是of,如果不超過,那么就是of。
北歐大學的另一個特點是KTH學生在研究生二年級上半年可以選擇交換到其他學校,部分學生已經交換到代爾夫特大學、米蘭理工大學、東京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分校等。每年都有大約十名學生申請交換,算是一次申請就擁有兩次留學經歷。
課程特色KTH的特色是可持續性、跨學科性以及理論與實踐、研究與實踐相結合。
KTH 是瑞典一個非常重視可持續發展的國家,在課程設計上也非常重視可持續研究,很多設計也讓學生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團隊會選取兩個可持續目標去研究斯德哥爾摩的一個地區,然后進行研究和設計。
KTH的老師分別來自建筑系、可持續發展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城市規劃與環境系: 建筑系 ? 可持續發展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H?gstr? H?jemo 城市規劃與環境系 Peter Ann 在平時的課程安排上,無論選擇哪個方向,都需要做大量的理論學習,每周都會有很多小組討論課,文章作者也會分享自己的研究和實踐。
三個專業研究課題的另一個特點是交流。每個都有大課、閱讀課,甚至小組作業。另外,你每周都會和不同的老師交流。你可以針對個人論文選擇不同的老師。小組項目會有固定的討論時間,老師會聽取學生的討論,然后給出下一步討論的方向。這里的老師并不是起到糾正的作用,而是引導學生更多地去思考。
去年的 UPD,鳥瞰圖是手繪的
學習生活 KTH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校門口有地鐵站和公交車站,坐地鐵三站不到十分鐘就能到達市中心,步行到市中心也只需要二十分鐘。校園附近超市和餐廳林立,校內也有不同的餐廳和食堂,很好的解決了日常的伙食問題。在進入研究生一年級之前,學校會以學生價為學生提供宿舍,房間里也會有床、柜子、桌椅等基本家具。住宿條件不錯,價格實惠,根據房型不同價格在3100-3200不等,包含水、電、暖氣等。有需要的學生入學前可以在學校網站上申請。今年學校恢復了開學典禮,地點選在諾貝爾獎晚宴的舉辦地,這也是KTH的一大特色。
我到達當天的宿舍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開幕式。學院內的設施也很齊全,建筑學院有專門的電腦室、模型裁剪室、3D打印等,有專門的老師指導。學校每學期會提供200克朗的打印費,可以用來打印文件或圖紙。環境與規劃學院和建筑學院的教學樓距離校門步行不到5分鐘,住在校內兩棟宿舍的學生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教室。
左:建筑學院專業教室,右:學院圖書館
學費(獎學金)
我們專業申請的獎學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全額獎學金,另一種是一年期獎學金。
全額獎學金涵蓋了克朗兩年制碩士課程的全部學費。2022 年約有 13% 的申請者(75/564)獲得獎學金。申請基于:·申請人的成績(GPA 或同等成績)·申請人學士學位授予大學的排名·申請人的工作動機、相關工作經驗和課外活動·申請人的動機是他們如何通過 KTH 碩士學位為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
該獎學金為期一年,涵蓋碩士課程第二年的學費城市規劃作品集,頒發給在第一年學習中取得優異成績的 KTH 碩士生。2022 年,9% 的學生(139 名中的 12 名)獲得了該獎學金。
獎學金具體細則可在學校官網查詢,向學校提出申請后需另行提交獎學金申請。
投資組合項目指導的全面分析
德國景觀申請流程全解析 | 作品集項目全解析vol.4
作品展回顧
不丹梯田重建設計 | 2022成果展
深度喇家考古遺址游線概念設計 | 2022成果展 | 項目分享
研究課題 | 學術交流 | 前沿科研動態 | 海外游歷 | 國際合作 | 前沿設計動態
作為專注于景觀與城市研究的設計教育工作室,我們希望搭建一個連接多元學術文化、交流思想、促進雙向學習與探索的平臺,認真踏實地學習設計流程與方法論,培養完善的設計邏輯,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設計價值觀。
我們希望這是一個小而美的工作室,因材施教,充分實現設計和教育的平等性、多樣性和自由性,讓每個人都能被看到,發現每個人的閃光點,引導每個人的興趣和喜好。讓每一位學生或導師都能在這里找到學習、交流和思考的樂趣。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課題,無論是導師還是學生,我們希望搭建一個共同成長的平臺,讓我們保持好奇心,一起見證和記錄成長。就像開篇提到的,銀河系里有幾千億顆星星,受限于距離和時間,我們人類能看到的只有少數,看不見的星星同樣閃耀,讓我們一起彌補時間和距離的影響吧。
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