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教師行為
學校積極探索規(guī)范師德管理建設的長效機制,建立健全了以下制度:師德學習培訓制度。師德學習成為常態(tài)化。黨委書記在《在一起》周報上撰寫文章20余篇,講“知恥而后勇”的事例、講“慎獨”的意義網校哪個好,闡釋“政治道德”的價值。對全體教職工進行師德“底線意識”和師德自控教育,使學習培訓走上經常化、制度化道路。師德民主評議制度。借助第三方力量,參與學校師德建設。定期、不定期邀請家長來校檢查教師備課、作業(yè)批改、課堂教學等日常工作,了解師德情況。走訪社區(qū),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共同推進學校師德建設。師德情況通報制度。全體教師每學期須寫師德自查評價報告,由學校組織評比評價,記入個人師德檔案。師德承諾制。學校每學期與全體教師簽訂師德承諾書,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從教宣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厚德博學,愛崗敬業(yè);高度擔當,樂于奉獻;勤勉自律,樹立榜樣;求真務實,求新求美;嚴謹治學,爭做先鋒。問責制。對先進優(yōu)秀教師評聘、職稱評聘、績效工資等與教師密切相關的事項,實行師德預考核制度。暢通師德監(jiān)督投訴渠道,公開師德投訴電話。每學期對學生、家長進行師德問卷調查。對于調查發(fā)現(xiàn)的違反師德師風的行為,學校將立即調查處理,并根據情節(jié)輕重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處罰處理。
2.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意識
學校制定教師專業(yè)成長規(guī)劃,建立教師全員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的工作機制,把師德作為教師培訓教育的重要內容。成立了濰坊市首批年輕黨員教師先鋒隊劉雪梅、曹建華工作室,工作室開展形式多樣的師德學習交流活動。不僅老教師給年輕教師上課,還安排優(yōu)秀教師做師德報告,指導年輕教師查找差距、提高師德修養(yǎng)。組織年輕教師開展“樹形象、強師德、鑄師魂”演講比賽,入選教師代表榮獲全市演講比賽一等獎。組織骨干教師開辦“黨員名師公益大講堂”濰坊市廣文中學濰坊市廣文中學,利用周五下午放學后或周末時間,義務為學生做學科輔導,不僅幫助了一大批愛學習的學生提高學業(yè)水平,也滿足了家長和學生的需求。一批師德優(yōu)良的教師發(fā)揮了良好的引領示范作用,通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廣大教師堅定了理想信念,從而全身心投入到艱苦、瑣碎的教育工作中,成為廣文中學師德師風建設的主力軍。
3.實施“紅蠟燭”工程,樹立師德師風
為貫徹落實市教育局《關于實施“三紅工程”進一步深化中心校黨建工作的意見》,學校開展了“紅燭先鋒”系列評選活動。除評選每月教育標兵、每月“紅燭”先鋒外,還通過課堂競賽評選“紅燭課堂教學先鋒”和“紅燭課堂”先進個人。通過“黨員有本事、黨員有品格”主題集中教育活動,學校評選“紅燭教育先鋒”和“紅燭服務先鋒”,為愛崗敬業(yè)、奉獻社會、爭當“四好”教師的教師樹立模范標桿。除開展系列評選活動外,學校還堅持用身邊的人和事去教育、感染身邊的人,在校報、網站開設了《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廣文故事》微故事、微視頻專欄。迄今已發(fā)表文章30余篇,倡導師德師風典范。
師德高尚、校風優(yōu)良、家校關系和諧,構建了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tài),學校被評為首屆山東省文明校園,在市教育局組織的市屬學校辦學滿意度電話跟蹤調查中,滿意率達99.05%。
(濰坊廣文中學 趙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