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9日,電子科技學院2006級國防生校友尚琎,在軍隊執行訓練任務中,不幸犧牲,將自己年青的生命電子科技大學校友會,送給了祖國偉大的國防事業。”
電子科技學院官網2月2日發表題為《長空鑄英魂,浩氣永長存——追憶我校2006級國防生尚琎校友》的文章,悼念那位年青的國防生校友,文章催淚至深。
尚琎,2006年,他考入電子科技學院電子工程大學,就讀于班。文章還追憶了尚琎求學生涯中的點滴,文章稱,剛開學時,作為一名本地人,他提早到校,主動幫助其他朋友搬行李、整理內務,幫助新生導生安排各類活動,為剛才遠離故鄉的朋友們帶去溫暖。“擔任鉗工大學中學生會主席時,他努力為大學、為朋友服務,當好幕后工作者,把光鮮艷麗的舞臺留給他人。”
文章介紹,學院結業后,尚琎入伍參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海軍士官,仍然在基層一線工作。因工作任務艱巨,尚琎與家人團聚時間極少,但他從來沒有一句埋怨。29日噩耗傳來,尚琎的屋內留下三歲的女兒、一歲的兒子,母親和年邁的母親。
“長空鑄英魂,浩氣永長存!愿尚琎校友安息!”電子科技學院的校友們紛紛留言,“藍天衛士,”“尚琎,驍勇的人民海軍!一位年青偉大的父親、丈夫、父親、軍官!學長,走好!”
文章全文如下:
總以為距離很近,近到幸福的日子唾手可得;總以為時間很長,長到看不清彼此的地老天荒。
但是,有時命運就是如此無情,讓女兒沒了母親,讓母親離別妻子,讓母親放走弟弟,讓同學喪失摯友。
2018年1月29日,電子科技學院2006級國防生尚琎校友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他在軍隊執行訓練任務時不幸犧牲,將自己年青的生命,送給了祖國偉大的國防事業。
尚琎出生于北京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2006年,他考入電子科技學院電子工程大學,就讀于班。
剛開學時,作為一名本地人,他提早到校,主動幫助其他朋友搬行李、整理內務電子科技大學校友會,幫助新生導生安排各類活動,為剛才遠離故鄉的朋友們帶去溫暖。
班級出席中學優秀班集體創建活動時,他和同班朋友一起熬夜打算申報材料,并作為代表出席答辯,為集體榮譽鏖戰。班連續兩次獲得中學優秀班集體榮譽稱號。你們永遠忘不了那種青春流溢、意氣風發的少年,忘不了他給班集體帶來的團結奮進的力量。
2007年暑期,大學搬遷至清水河學校時,他作為國防生骨干積極配合大學舉辦各項活動,協助進行學校搬遷。他犧牲休息時間,冒著炎炎烈日搬運一件又一件行李。他是見證并參與清水河學校建設發展的第一批成電優秀中學生代表。
兼任鉗工大學中學生會主席時,他努力為大學、為朋友服務,當好幕后工作者,把光鮮艷麗的舞臺留給他人。2008年,蘆山大地震那種晚上,他冒著大雪逐個班級確認朋友們的安全情況,協助補習員把朋友們組織到操場休息;作為志愿者隊長,他組織年級朋友抵達都江堰幫助饑民進行災后重建,帶頭搬運救災物資,給當地小同學做心理疏導。
學院結業后,尚琎入伍參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海軍士官,仍然在基層一線工作。他在工作中服從命令、聽從指揮,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用實際行動向軍隊官兵詮釋了當代國防生的良好素養,得到一致認可。在服役的7年時間中,因工作須要,他曾先后到多個不同城市工作生活。在這期間,尚琎除了成為了一名軍人,還成為了一位母親、一位丈夫。并且,因工作任務艱巨,尚琎與家人團聚時間極少,但他從來沒有一句埋怨。
噩耗傳來,尚琎的屋內留下三歲的女兒、一歲的兒子,母親和年邁的母親。屋內的主心骨忽然離開,兩個兒子未來的成長、教育和生活挑動著你們的心。
電子科技學院校友總會獲知消息后,及時與其家屬取得聯系,表示看望,并組織海內外校友通過中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發起“電子科技學院優秀校友尚琎——子女贍養關懷”項目為其家庭捐贈。短短三個小時之內,有2300余位海內外校友進行了捐款。截止2月2日下午,已達到募集目標50億元,共收到7200余位校友捐贈元。
長空鑄英魂,浩氣永長存!愿尚琎校友安息!
最后,附上部份師生校友的留言:
那一年我們剛上學院,你就是那種傳說中的學長,我們鉗工學妹的主席爺爺。你是國防生,每周都要訓練,有三天我們跟隨你去慢跑,你一跑就是十幾圈,我們都數累了。結業了,你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海軍,時常能夠據說你的消息。但這一次,我寧可哪些都沒有據說。你是所有鉗工人、成電人的驕傲!
尚琎,驍勇的人民海軍!一位年青偉大的父親、丈夫、父親、軍官!學長,走好!
同級校友,藍天衛士,國之重器,民族脊梁,成電驕傲,吾輩楷模
記得你結業時給我敬的軍禮,記得在廣州場站你笑著給我說“老大,我還是想上客機”.......血灑長空,忠魂永存!兄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