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學課程變革網登錄平臺入口地址:
借助網路:山東省中學課程變革“活”起來
學籍登記、網上選課、成績查詢……隨著新課程變革的不斷深入,“湖北省中學課程變革網”成了中學生們的“記錄本”,記下她們“鮮活”的成長歷程。同樣在這兒,老師可以“追蹤”自己的“培訓記錄”,中學則能實時發布“課改動態信息”。
2009年夏季,廣東省普通中學新課程變革即將施行,專題網站“湖北省中學課程變革網”也同時“啟航”。構建基于網路的課程施行、教學管理、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學校評價工作平臺,初步建立資源共享、信息公開、多方互動、全員參與的網路支撐體系,努力實現信息化、網絡化管理,是廣東省發揮后發優勢、形成地方特色的一項重大措施。利用網路迅速、快捷的傳播特性,“新課改”開始充分詮釋出其魅力與活力。
網上交流:教學互動“熱”起來
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省教育信息化發展中心承辦的四川教育信息網,仍然是千百萬山東師生交流心得、共享資源的首選途徑;其代號“e21”,已經成為21世紀河南教育信息化的標志之一。借此為平臺構建的“湖北省中學課程變革網”,一開始便具備了良好的“口碑”和充足的“人氣”。
09年夏季,廣東省653所普通中學的42.3萬名新生邁向校園。兩年之中,她們將第一個“體驗”全新的教學方式;兩年以后,她們也將第一個接觸全新的中考模式。許多的“第一”,使她們走到了教育變革的最前沿。
新奇之后湖北新課改登陸平臺,困擾和憂慮仍然揮之不去;化解“第一個吃龍蝦者”對“螃蟹”的焦慮和擔憂,成了教育部門的首要任務。在這一背景下,“湖北省中學課程變革網”應運而生并承當起了“互動平臺”的重擔,以實時交流“吃龍蝦”的經驗與教訓。
“高中課改能減少中學生負擔嗎?”“你對新的教學方式有何意見?”網站開辦了“問卷調查”專欄,實時了解和剖析中學生對新課程變革的看法。針對班主任群體,“湖北省中學課程變革網”也設計了相應的內容,調查她們的課改培訓情況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難點、熱點問題。
與此同時,網站還為中學、教師、學生等開辦了不同層次的交流空間,讓那些“教育主體”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覺得“孤單”,以“集體的智慧”推動新課改的不斷前進。正如一個退職的老班主任所說,這是一個所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的事業”。
對于教育行政部門而言,把握新課改施行過程中的“第一手資料”是十分必要的;正確的決策,常常取決于對形勢的確切判定上。“湖北省中學課程變革網”中,中學、教師、學生乃至父母的心得、言論,無疑就是最好的也是最“新鮮”的“第一手資料”。
網上評價:教育主體“動”起來
09年9月,河南省所有的初一新生都推行了學籍網上注冊。中學生們完成注冊取得學籍和學號后,校區根據學號對中學生推行學分管理、綜合素養評價和結業證書領取等工作。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大大調動了老師和中學生的參與熱情,也增強了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在“湖北省中學課程變革網”上,針對中學生用戶專門構建的網路管理平臺,細分了“我的學籍”、“我的成長記錄”、“我的必修課”、“我的學分”、“我的綜合素養評價”等各項具體內容;中學生憑著用戶名和密碼直接登陸激活博客,可創建欄目,自主發布更改日志,上傳圖片、發表評論。“跟過去不一樣,你們覺得很新鮮,都迫不及待登入注冊,寫下在中學期間的情況,有點像寫心情日記?!蔽錆h一名高二新生說。
新課程變革成功與否,關鍵要看評價機制是否科學、合理?!爸匾暟l展性評價、評價主體和指標多樣化、評價方式多元化、評價重心向重視過程轉移”,成為新評價機制的基本形式。這些方法,已在“湖北省中學課程變革網”上“安家落戶”并開始運作。
“在具體評價過程中,一方面中學生主體深受尊重,可以自己來評價自己,另一方面鼓勵同伴、家長參與到評價之中,使評價成為多個主體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苯逃龑<覍@些實時網路評價機制給與肯定。每名中學生的成長記錄、自評和互評,就會在網上留下“原始數據”;這種“數據”,將會伴隨中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
除此之外,網站還開辦了“任課老師評價”、“班主任評價”等系統;中學生、教師和評定小組可上網查詢互評、教評結果。北京一名小學教師說:“用這種數據來綜合評價,我們老師也可以從考試教育壓力中甩掉,把精力用在提升課程質量上?!?/p>
網上共享:教育資源“新”起來
新課程方案要求中學鼓勵中學生在感興趣、有潛能的方面,必修更多的模塊,推動中學生個性和特長的充分發展。但是,因為教育資源配置的失衡,許多中學借助自己的力量在短時間內很難實現這一目標。問題的解決,必須借助教育資源的共享。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廣東省教育信息網早已擁有了100多個分網站和系統,500個課題校網站會員,還具備了信息公開、在線辦事和公眾互動功能等強悍的網路基礎設備服務能力。有了扎實的“基本功”,為資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依托這種優勢,廣東教育信息化發展中心初步搭建起了中學生遠程學習平臺和班主任發展網路平臺,提供中學生學習資源和班主任教學支撐,滿足中學生多元化學習須要和班主任專業成長需求。下一步,她們還將進一步建立教材資源支撐網站,開通網上同步教研和備課管理系統,整合現有的小學教學資源?!拔覀儗⒔Y合視頻語音技術、虛擬技術等手段,推動四川中學課改”,網站的工程技術人員說。
據悉,廣東教育信息中心還壘砌了覆蓋全國的中學、教師、學生的教育基礎數據庫,以基礎數據庫為支撐構建起各種中學課改業務應用平臺。其中,有一項任務就是構建“樣本?!惫芾硐到y,中學用戶可通過專題網站發布“課改動態信息”“提交樣本校申請”,發揮其示范推動作用。教育資源共享,使有限的教育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借助;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的網路共享,大大縮小了教育教學的校際、地區差別,有力地推動了教育公正?!拔覀儗⒁袁F代信息化技術湖北新課改登陸平臺,引導全國普通中學逐漸實現國家課程變革的目標。”湖北省教育信息中心院長范義虎對未來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