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絕對是每個人記憶中揮之不去的深刻往事。
看著母校日新月異,學弟學妹們一天天長大,我不禁回想起那段美好的時光。
我是河南警察學院公安系2004屆的畢業生,那時的學校名字還是“河南公安專科學校”,和“溫老路6號”一起,是那個年代警校學子們共同而深刻的記憶。
我還記得剛進校時一張張年輕的臉,經過三年的歷練,他們變得堅硬、堅強。正是這份堅硬和堅強,才讓我們這屆警校的學子,還是后幾年的警校學子,邁出了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獨特步伐,在全國許多省份、許多行業點亮了母校傳遞給我們的警察夢。
那是一段特殊時期,從2007年到20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河南省在探索警察體制改革。我們先來看數據,2007年12月,河南省招收公路交警1000人,學歷要求大專以上,專業不限;2010年,河南省招收公路交警3000人,對警校專業有輕微的偏好。
四年內分兩批僅招募4000人。
2007年6月畢業時,大家陷入了極大的恐慌。不知道具體的招考時間、招收警員人數、報名條件等。2007年以前的警校考試沒有參考價值。所以,我們警校2000多名畢業生,在那個極其困難的時期,各自尋找突破口,實現當警察的夢想。
就我們中隊來說,有人員順利通過了司法警察和江西地方警察的考試河南省招警考試,江西警察的順利通過,為大家打開了到省外去探索的大門。
2007年河南省公安招考在萬眾期待中于12月舉行,招考人數為1000人,要求大專以上學歷,專業不限。相比其他普通高校考生,我們沒有任何政策傾斜。2007年,我們警校畢業生有2000多人,加上2007年之前畢業的尚未就業的畢業生,以及社會院校報考的人數,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結果可想而知,有少數人成功了,但許多人失敗了,不得不等待下一次警察考試。這一等就是三年,直到2010年,才招收了3000名警察。這三年肯定很艱難,因為學生一個個去了其他省份或其他行業。這次跨省考試的規模更大,全國分布的省份更多,包括云南、甘肅、湖北、湖南、四川、江西、新疆等十多個省。
可以說,哪里有符合報名條件的崗位,不管地理距離多遠,那里就有我們河南警校的學員。
2010年河南省公安招警考試結束后,我校2004屆畢業生的去向和工作基本確定。
據事后統計,我們中隊共有49人,其中進入行政系統43人,分布在6個省,涉及十幾個專業。
這太難了,也太罕見了。
就我個人而言,我既幸運又不幸。
幸運的是,2007年畢業后,同年12月我被四川省樂山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錄用;遺憾的是,2007年我沒有參加河南警務招考,2009年我想再到河南參加考試,但河南當年沒有招考,我只好調到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雙流區分局;去年8月,為了更好地照顧家人,解決長期分居的問題,我辭去了公安系統的工作,成為一名社會律師。
我的情況,只是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散布在全國各地的同學們的一個縮影。
有多少“流浪者”像我一樣,把最初的“曲線救國”,走成了直線;
“以保衛中原為己任”的初衷,成為河南警察所在之處,就是中原的自我安慰。
如今,我們這一屆警校的學員們都三十多歲了,無論在哪兒,無論從事什么職業,都已經成為警察隊伍的骨干力量。
今天,我想對母校說,我們心中依然有夢,我們眼中依然有光英語作文網,我們手中已然有劍,我們不再是那個天真的少年,我們攜劍走天涯,我們不再猶豫!
有一天河南省招警考試,我會獨自一人回到我現在所在的河南警察學院,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
用雙腳丈量每一個地方,用心回憶每一處過往——塵土飛揚的操場,充滿歡聲笑語的食堂;曾經的那個男孩,還有那個他深愛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