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習作:讀讀課文第6自然段,談談“我”的所見所想。你還記得月下的某個情境嗎?仿照著寫一寫。
“我”的所見所想:在課文第6自然段中,“我”看到修復平整的村道,躍出水面的魚兒,沉甸甸的稻穗,像銀毯似的稻田等。“我”聞到了果子的甜香,我看到了秋蟲跳舞,夜鳥拍打翅膀,魚兒躍出水面的潑剌聲,溝水汩汩的聲音。“我”想到夏天時,“我們”在自家的地里種油菜、栽小麥,“我”還在田地里找兔草,把蒲公英吹得滿天飛等。
選料:
這個小習作是寫月下的某個情境。結合課文對月下情境的描寫,追憶以前發生在月下的最令你難忘的情境來寫。我們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溫情,眼前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大路上,父親伸展右臂迎接踉蹌學步的我;月夜中,媽媽背著我在嬉戲;月夜下,父親教我數天上的星星……描寫時可以邊寫景邊抒情,也可以先寫景,之后抒情,把情融于景物之中,這樣情與景自然交融,才能寫出好文章。
寫法:
1、寫這段情境要交待清楚時間是早上,在文字中提及月下特有的景物,讓人一看就明白,你是在寫夜晚月下的情境。
2、課文描寫了“我”和阿媽一起走月亮時,看見的月下的景色,抒發了“我”和阿媽之間濃烈的溫情月下的某個情景小練筆,以及我們走月亮時的愉悅心情,做到了情與景的交融。
3、課文在描寫月下景物時運用了對偶、比喻等修辭手法,渲染了氛圍,使描畫的景物愈發鮮活、富有感染力,表達了作者的愛情。
4、作者在寫走月亮時,恰當地使用了時態,如“細細的河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氣,流著月光”中的“流”字給本來沒有愛情的自然之物附上了可愛、歡快的情緒。
寫片斷。
每位夏末秋初的月夜,父親都喜歡拉著我在景區小湖邊的路上遛彎。波光粼粼的小河在路燈的照耀下閃著閃耀的銀光,變得愈發美麗。蛐蛐像是開演唱會,唱著縷縷悠揚的歌曲。河邊的松樹像一個個肅穆的士兵守衛著小河。逐漸地,我們來到了景區的廣場中央,只見一座高高的假山像巨人一樣矗立在廣場上,月光照耀了它后面的美麗的花圃,也點亮了那棵高大的槐花樹。在微風的映照下,槐花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濃香,令人沉醉,這時,廣場四周傳來了大人和小孩們的歡聲笑語,她們有的在唱歌月下的某個情景小練筆,有的在對弈,還有的在玩輪滑……可真熱鬧哇!一切都融合在這美麗的月夜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