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對象
具有四川省2023年普通高等中學招生統一考試報考資格、創新潛質突出、身心健康、品學兼優、綜合素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中學結業生。
二、報名條件
凡符合A類條件之一的,可在A類或B類中任選一類報考。符合B類條件的只可選擇B類報考。
(一)A類
1.學科特長類
中學階段在下述比賽中獲得國(省)級三等獎及以上,具體比賽見下表:
2.學業優秀類
中學階段起碼有三個學期的期終總成績(含模考)排行坐落同年級普通類同首選課目類前列。排行要求:
(1)來自陜西省高品質示范中學首批建設立項中學及培植中學的中學生,中學階段有3個或以上學期的期終成績(含模考)綜合排行在同年級所對應普通類首選課目類中學生中前40%(含);
(2)來自吉林省四星級中級學校考生,綜合素養優秀,中學階段有3個或以上學期的期終成績(含模考)綜合排行在同年級所對應普通類首選課目類中學生中前30%(含),且在中學階段起碼獲得1次校級或校級以上“三好中學生”稱號者;
(3)來自其他學校的考生,中學階段有3個或以上學期的期終成績(含模考)綜合排行在同年級所對應普通類首選課目類中學生中前5%(含),且在中學階段起碼獲得1次校級或校級以上“三好中學生”稱號者。
3.思想道德品質優秀類
中學階段獲得地級市(含)以上各類思想道德品質類獎勵或榮譽,或獲得地級市(含)以上三好中學生、優秀中學生黨員、優秀共青團干、優秀團黨員等榮譽稱號。
(二)B類
熱愛農學學科類專業,立志服務三農,對動物、動物具有濃郁興趣,小學階段物理單科期終成績(含模考)或生物單科期終成績(含模考)分別有三個(含)以上學期在同年級所對應普通類首選化學中學生前20%,且在中學階段起碼獲得1次校級或校級以上“三好中學生”稱號者。
以上條件所對應的得獎證書、榮譽稱號證書應在2023年5月10日之前取得,不得事后填報。
三、招生專業與計劃
綜合評價投檔人數不超過我校2023年專科招生計劃總量的5%。
(一)A類招生專業:
(二)B類招生專業:
注:A、B類各組別招生專業僅供參考(招生專業按首選課目、再選課目分組,考生應按照本人選考課目情況,選擇符合選科課目要求的專業考取),中考后即將補報綜合評價志愿時,請查詢南京學院大專生招生網“招生計劃”專欄,以公布的專業(類)及計劃為準(考生補報不超過6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服從調劑志愿,所選專業選考課目要求應與本人選考課目相匹配,否則志愿無效)。
四、報名流程
(一)報考時間
2023年4月30日9時至2023年5月10日18時。
(二)網上報考
1.考生登陸綜合評價報考系統(網址)進行注冊、報名
2.上傳報考材料至報考系統(無需寄送紙質材料):
(1)報考申請表掃描件(網上報考完成后由報考系統生成復印,須考生本人簽字、所在學校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學校私章);
(2)《個人陳述》掃描件。要求考生本人親筆手寫。考生可結合對蘇州學院辦學理念、自身學科特長、報考理由、專業興趣、未來發展規劃等理解,獨立完成(字數800字左右);
(3)符合A或B類報考條件對應的相關證明材料掃描件(掃描件須經學校負責人簽字、加蓋學校私章、考生本人簽字確認;符合A類學業優秀類報考條件或B類報考條件的考生,需上傳期終考試成績(含模考)排行原件(需加蓋所在學校私章),詳見附件1。與報考條件無關材料無需提供;
(4)考生本人第二代市民身分證掃描件;
(5)學校公示證明材料掃描件(證明式樣見附件2,公示期不多于3天)
上述材料均須原件掃描或照相后按報考系統要求上傳并遞交。考生須確保上傳材料真實、準確、清晰,未按流程完成報考或材料不合要求者,報考無效。
3.網上交費
審核通過的考生,須于2023年5月31日傍晚18時前在報考系統中確認出席筆試,同時自助繳付報考測試費60元(我校不限制考生報名高校數,但筆試時間沖突時,只能選擇1所高校出席筆試)。收費標準根據《關于進一步明晰我省院校收費新政有關問題的通知》(蘇價費[2007]423號、蘇財綜[2007]92號、蘇教財[2007]89號)的文件執行。
五、選拔程序
1.中學通過蘇州學院大專生招生網及有關媒體向社會公布我校綜合評價投檔新政,讓學校、考生和父母了解我校綜合評價投檔報考條件和選拔辦法。
2.資格審核
報考截至后,蘇州學院綜合評價投檔工作小組將對考生的申請材料進行資格審核。審核通過的考生名單將于2023年5月25近日在我校大專生招生網上公示并報省教育考試院,考生也可通過報考系統查詢審核結果。
通過審核者須在網上確認出席我校組織的筆試(截至時間為2023年5月31日傍晚18時)。未確認者揚州大學招生網,視為舍棄筆試資格。
3.筆試報到
通過資格審核并確認出席筆試的考生于2023年6月10日早上8:00—下午17:00前攜帶本人身分證和具備報考條件的相關證明材料原件(得獎證書、特長旁證材料)到南京學院揚子津學校文津樓一樓大廳代辦報到手續,并發放準考證。
4.筆試
時間:2023年6月11日早上8:00—
地點:杭州市華揚大道196號南京學院揚子津學校文津樓(具體考試安排將提早在我校大專生招生網及“揚大招辦”微信公眾號發布,請考生中考后及時關注)。
5.根據“全面評判、公平公平、寧缺毋濫”的原則,按照考生筆試(或線上考評)成績高低,分別以不超過歷史等課目類、物理等課目類綜合評價投檔計劃數的5倍,由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集體研究、擇優確定我校綜合評價投檔上榜考生。6月22近日,將上榜考生名單報省教育考試院,同時在我校大專生招生網公示。公示無異議后,將作為我校2023年綜合評價上榜考生人選。
六、志愿補報與投檔新政
1.志愿補報
我校確定的綜合評價投檔上榜考生仍需出席2023年廣東省普通高等中學統一入學考試,并在我省中考志愿補報的規定時間內,登陸省教育考試院中考志愿補報系統,在“綜合評價招生”專欄中補報我校綜合評價投檔志愿。
A類入圍考生可在A類或B類符合選考要求所列專業中選擇補報;B類入圍考生僅可在B類符合選考要求所列專業選擇補報。
其中,考取語文類專業(英文(師范)、翻譯、商務日語)的考生,英語語種須為英文且日語單科成績不高于120分。其他專業不限報名語種。
2.估算加權綜合評價分
對補報我校綜合評價投檔志愿上榜考生,將中考文化分、面試分、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等級分進行折算、賦分,加權估算得加權綜合評價分。
加權綜合評價分估算方式:
上述三項得分直接相乘,即為加權綜合評價分。
3.投檔規則
根據考生加權綜合評價分從高到低排序,秉持專業志愿,擇優投檔。投檔考生中考文化總分不高于相應省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如線上考生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按加權綜合評價分從高到低錄滿為止。
加權綜合評價分相同時,依次按中考文化分、語文物理兩科之和、語文或物理單科最高成績、外語單科成績、首選課目單科成績、再選課目單科最高成績由高到低排序;如仍相同,參考中學階段綜合素養評價,由專家組集體評議,確定考生優先錄取次序。
預投檔名單由我校招生委員會審定,報山東省教育考試院初審通過后,在我校大專生招生網及省教育考試院網站進行公示。歷史等課目類加權綜合分高踞同首選課目前5名者、物理等課目類加權綜合分高踞同首選課目前10名者,經本人申請,可步入所在學校創新創業大學相關實驗班就讀。
綜合評價投檔考生與普通中考投檔考生性質相同,享受同等待遇和新政。
七、收費標準及獎勵、資助舉措
1.收費標準
中學按照價錢管理部門核準的標準(蘇價費〔2014〕136號、蘇價費〔2017〕243號)按學年繳納雜費。具體收費標準可在南京學院大專生招生網公告欄查閱。隨投檔通知書一起寄發的《揚州學院新生入學須知》也將告知具體收費標準。
住宿費按照價錢管理部門核準的標準(蘇價費〔2002〕369號、揚價費〔2012〕144號、揚價費〔2014〕68號)進行收費,住宿費為每人每年750元至1500元(揚子津學校1500元;江陽路南、路北分校按1500元預存,荷花池學校按1400元預存,其他學校按1200元預存,入校后按實際住宿標準結算)。
2.獎助學金
面向全校各專業大專生籌建獎助學金項目20余項、校友及社會捐助獎助學金項目70余項。家庭經濟困難中學生可以通過申請國家助學金、勤工助學基金、困難補貼和伯藜助學金、校友助學金等社會捐助、生源地信用助學按揭、校園地國家助學按揭、學費免除等方法獲得幫助(助學金、助學貸款等申請辦法可在《揚州學院新生入學須知》《揚州學院中學生指南》等材料中查閱)。
八、監督機制
1.綜合評價投檔工作在我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遵照“公平、公正、公開、綜合評價、擇優投檔”的原則,由綜合評價投檔工作小組具體施行選拔工作。籌建專門的招生監督組,對考試及投檔全過程進行監督,同時接受中學紀委及派駐監察專員辦、省教育考試院和社會監督,維護考生合法權益。
2.筆試過程嚴格遵守“五隨機”原則(即:出席筆試的考官從考官庫中隨機形成,考官步入的考場隨機生成,考生筆試次序隨機生成,考生步入的考場隨機生成,考生筆試試卷隨機確定),并進行全程錄音、錄像。線上考評采用雙機位錄制視頻形式,試卷隨機抽取,考生不得在作答過程中透漏考生個人信息。
3.小學及中學生本人應本著公正、公正、公開和誠信的原則,嚴格依照規定程序進行申請。遞交的材料必須屬實,如有弄虛造假者,一經查實,將取消考生的被選拔資格,并將相關情況上報省教育考試院。
4.對在綜合評價投檔中存在違法承諾及操作揚州大學招生網,謊報或偽造有關材料,考試作弊、替考等弄虛造假、徇私舞弊行為的,一經查實,根據有關規定分別給以嚴肅處理。
5.我校不委托任何機構或個人代理綜合評價投檔事宜,不進行綜合評價筆試培訓,切勿相信任何中介信息。
6.監督電話:(0514)(紀委)、(0)(招辦)
九、聯系咨詢方法
1.咨詢電話:(0514)、、、
傳真:(0514)
2.招辦地址:南京市學院南路88號荷花池學校教學大樓701
3.蘇州學院大專生招生網:
報考網址:
4.電子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