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有廣東、江蘇、重慶、湖北四個省份設有第二師范學院。 都是由具有成人教育性質的省屬教育學院轉制而成的公辦本科院校。 這種獨特的命名方式也給很多高校在更名時遇到的命名困難的情況提供了方向。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是2007年由湖北教育學院改制而成,是最早的第二師范學院,但其名稱并非由其起源,因為曾有上海第二師范學院(今日上海師范大學的前身)和前上海師范大學。 福建第二師范學院(今閩南師范大學前身)。
1962年,廈門師范學院、泉州師范學院、南平師范學院、漳州師范學院并入漳州福建第二師范學院。 南平師范學院是由南平師范學院和福州師范學院合并而成。 也就是說,此時的福建師范大學第二師范學院實際上是由四所師范學院和一所師范學院合并而成。
這一規模甚至超過了當時的福建師范大學,占據了當時全省師范高等教育資源的一半。 真實地與福建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從南到北相互映襯。 如果當時直接命名為福建師范大學,第二師范大學或閩南師范大學也是可行的。
如果按照這個步伐,福建第二師范學院成為省內實力強的大學指日可待。 讓我們沒想到的是,它于1969年并入福建師范大學,并于1972年正式撤銷。十年后網校哪個好,這一切都化為泡影。 這是元蘭說的。 看來是挺可惜的; 漳州師范學院雖后來成立,但1986年福建第二師范學院恢復時,更名為漳州師范學院。 福建第二師范學院錯失重新出現的機會。
元蘭認為,未來福建第二師范學院很可能會再次出現廈門師范學院廈門師范學院,而福建教育學院接過這面旗幟的可能性也很大。 我國省屬教育學院最多時有32所。 合并重組后,福建教育學院成為僅存的五所省屬教育學院之一。 由于全省高校特別是本科院校不多,轉為公辦本科已經成為福建教育學院發展的一個方向和可能性,更何況福州教育學院是有先例的。改制為同市閩江師范學院。 重組不可避免地涉及更名。 若福建教育學院改制,命名方式可如下。
福建第二師范學院
既凸顯了師范院校的特色,又符合師范院校更名時不能脫名的相關規定。 它還保留了省名。 已經有4個成功例子了,還是有可能的。 唯一擔心的是,福建第二師范學院是閩南師范大學和福建師范大學的前身,然而《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規定“不得使用其他高等學校以前使用過的名稱”。未經授權。” 使用此名稱需要協商,因此可能存在變量。
福州師范大學
這個以省城命名的校名,自帶知名度和關注度,也算是效仿了南昌師范學院、合肥師范學院等省屬教育院校改制的先例; 但它也面臨著和福建第二師范大學同樣的問題,因為歷史上我就讀的福州師范大學,經歷了南平師范大學、福建第二師范學院等階段,成為福建師范大學的一部分。
福建文理學院
名字也是以省份為主,后面是身份證的空位,所以不排除這種可能。 與甘肅聯合大學合并后,甘肅文理學院改制為蘭州文理學院,這也為福建文理學院的校名提供了借鑒。
您對福建教育學院改制后的名稱有何看法? 請留言。